导图社区 病理学:损伤的修复
损伤的两种修复方式,再生与纤维性修复,与前面的章节配合使用,是病理学的总论基础内容。
医学科研入门文献检索知识,包含检索语言与检索策略、文摘型数据库检索、 全文型数据库检索等。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重点、专业复试笔试重点,已经提炼重点,并且容易记忆,短时间掌握知识点,无惧考试!
卫生学绪论的重点部分总结,包括卫生学的定义、环境、健康分级、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三级预防策略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损伤的修复
修复
概念
机体的局部组织和细胞丧失后,邻近细胞再生或/和结缔组织修补,恢复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类型
再生
坏死、丧失细胞周围以同种细胞增殖来完成修复耗损的过程
纤维性修复
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
细胞周期不同类型的细胞
不稳定细胞
持续分裂的细胞
表皮细胞、呼吸及消化道黏膜、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
成体干细胞:表皮的基底细胞、胃肠道黏膜的隐窝细胞
稳定细胞
一般情况下增殖不明显,在细胞受到损伤后表现较强的再生能力
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胰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肾小管的上皮细胞、肝细胞
永久性细胞
出生以后不能分裂增生
神经细胞(不包括神经纤维,其为稳定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干细胞
特点
无线增值分裂
具有处于静止状态的能力
缺少细胞系标记物
可通过非对称分裂
胚胎干细胞
人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分化性
成体干细胞
普遍存在并定位于特定的微环境中
转分化:成体干细胞不仅可以向本身组织进行分化,也可以向无关组织类型的成熟细胞进行分化
组织再生的机制与过程
上皮组织的再生
被覆上皮再生
鳞状上皮再生,由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先形成单层上皮,再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
腺上皮再生
若支架保留/基底膜未被破坏,则可以完全再生,否则,纤维性修复
纤维组织再生
由成纤维细胞再生,而后转变为纤维细胞(详见组织学)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再生
软骨组织再生能力弱,缺损较大时由纤维组织修复,骨组织再生能力强,有自愈能力
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再生
以生芽方式完成
大血管的修复
内膜可修复,肌层不易完全再生
肌组织的再生
肌纤维断裂、肌膜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
神经组织再生
神经细胞不能再生,神经纤维可以
细胞再生的影响因素
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
生长因子的作用
抑素与接触抑制
接触抑制: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细胞相互接触,则生长停止的现象
生长抑素:任何组织都可以产生一种抑素来抑制自身的增殖,具组织特异性
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伴有炎细胞浸润所构成的,呈鲜红色、颗粒状、湿润、柔软、触之易出血的状似肉芽的组织
镜下结构
新生毛细血管大致相互平行,与创面垂直,夹杂大量成纤维细胞及各种炎细胞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
机化或包裹血凝块、血栓、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
填补创口、其他缺损
特点(三多一少)
新生毛细血管多
纤维母细胞多
胶原纤维少
炎细胞多
结局
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逐渐转化为瘢痕组织(三少一多)
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形态
镜下: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往往呈玻璃样变,纤维细胞减少,血管减少,核细长深染
肉眼: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缺乏弹性
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
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使组织或器官保持坚固性(但没有正常皮肤抗拉力强)
有害
瘢痕收缩,引起关节挛缩
瘢痕性黏连,广泛玻璃样变,导致器官硬化
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形成瘢痕疙瘩(蟹足肿,瘢痕体质)
创伤愈合
机体的局部组织受外力损伤后通过组织再生和肉芽组织增殖、瘢痕形成进行愈合的过程
基本过程
细胞的迁移、细胞外基质重构、细胞增殖
皮肤创伤愈合
伤口的早期变化:出血、渗出、坏死等——>出现炎症反应,血液凝固
伤口收缩:2-3天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收缩,缩小创面
肉芽组织增殖、瘢痕形成:3天,5-6天,3周
表皮、其他组织再生:皮肤附属器如遭破坏,不能完全再生,肌腱锻炼可锻炼完全再生
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创面对合严密、无感染、无异物、愈合时间短、疤痕少
二期愈合
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创面对合差、感染、异物、局部变性、坏死、炎症明显、愈合时间长、疤痕大
骨创伤愈合
基本阶段
血肿形成 数小时内血肿血液凝固
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 成纤维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长入血肿,形成透明软骨
骨性骨痂形成 骨母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转变为编织骨
骨痂改建或再塑,经过锻炼后形成板层骨
影响因素
复位好、固定好、营养好、锻炼好——>愈合好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营养因素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