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弹作战概念创新方法
在读博士整理资料,顶尖高校A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雷达信号处理-波形设计。对导弹预警电子战太空站极为感兴趣,并定期分享学习收获以及世界最新科技研究成果报告总结,多多关注哦~
编辑于2021-03-26 10:58:46这是一篇关于圣经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全网最详细,圣经包含众多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物图谱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人物之间的血缘、婚姻、师徒等关系,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圣经故事的背景和发展脉络。
GPT优势,本图整理了69个,快来看: 1. 能够自动生成自然语言的连贯句子和段落 2. 具有超大的知识库,可以回答各种问题 3. 可以生成文章、新闻、故事和诗歌等文本 4. 可以理解和使用多种语言 5. 能够进行语义分析和语言情感分析 6. 具有可定制的模型参数和预训练数据集 7. 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 8. 具有超快的推理和响应时间
GPT详细解说: 1.发展阶段 2. 都能做些什么 3. 未来的发展方向? 4. 什么是多模态? 5. 在那些领域可以发挥作用? 6. 有什么产品模式? 7. 类似的AI机器人有哪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圣经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全网最详细,圣经包含众多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物图谱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人物之间的血缘、婚姻、师徒等关系,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圣经故事的背景和发展脉络。
GPT优势,本图整理了69个,快来看: 1. 能够自动生成自然语言的连贯句子和段落 2. 具有超大的知识库,可以回答各种问题 3. 可以生成文章、新闻、故事和诗歌等文本 4. 可以理解和使用多种语言 5. 能够进行语义分析和语言情感分析 6. 具有可定制的模型参数和预训练数据集 7. 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 8. 具有超快的推理和响应时间
GPT详细解说: 1.发展阶段 2. 都能做些什么 3. 未来的发展方向? 4. 什么是多模态? 5. 在那些领域可以发挥作用? 6. 有什么产品模式? 7. 类似的AI机器人有哪些?
导弹作战概念创新方法
导弹作战概念创新方法之威胁应对法的概念与内涵、背景与历程
导读
追随式的作战能力建设与装备发展,主动权在别人手中,使得能力的形成滞后、装备发展困难突出。从装备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角度进行战争设计,将使得作战能力受限于技术的发展,需求端对技术的引领作用不足。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一支世界一流军队,传统的跟随式、伴随式发展将难以满足实战能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革新思路,从学习战争、设计战争到创造战争进行转变,立足军事需求、装备基础、技术发展、作战优势等,发展出诸如闪电战、航母作战、“外科手术式打击”等经典作战形态,引领未来战争潮流,实现能力超越。作战概念是牵引作战形态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反映战场组织方式的集合,开展导弹作战概念创新将直接改变未来作战的格局。
导弹装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诞生以来,经历了四代导弹的发展历程。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正在进行第五代导弹的研制发展和第六代导弹的概念论证。推动导弹升级换代的主要力量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推动,如动力技术、制导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等;二是导弹攻防作战的需求牵引,如远程、快速、突防、精准、高效的作战要求等。在导弹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推动是导弹升级换代的主要因素。随着导弹远程、快速、精准、高效技术的突破发展,导弹性能的逐步提升,导弹作战体系的成熟完备,满足多样化作战需要的牵引已经成为导弹发展的根本动力。作战概念是引领作战形态改变的源头,作战概念的领先和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强大的重要标志。
美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不断提出新的作战概念,牵引了武器装备的建设发展和部队的作战方式,如“空地一体战 “ 信息化作战 “ 网络中心战 “ 外科手术式打击 “ 空海一体战 “ 分布式作战 “ 非对称作战 “ 穿透性制空 “ 无人作战 “ 智能作战 “ 马赛克战 等作战概念,不仅引领了战争样式的发展趋势,更为建立强大的一流军队指明了方向。
美军的作战概念有四重含义:一是反映某一作战理论精髓要义的核心理念,如 “ 全球一体化作战 ;二是反映联合作战行动核心要素和特点的标识符,如 “ 空海一体战 ;三是反映具有战略构想意义的行动指南,如 “ 海上分布式杀伤 ;四是反映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的联合行动,如 “ 电磁频谱战 。
本章系统研究美军几十年来生成和提出作战概念的有关背景、方式方法、演变过程和实战运用,结合我国研究作战概念的经验体会,归纳形成生成作战概念的七种方法。威胁应对法是指针对敌方作战优势对己方形成的不对称威胁,通过寻找和打击敌方 作战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瓶颈,抵消和剥夺对方威胁的作战概念生成方法。
应用威胁应对法可以生成相应的作战概念,从而牵引军队作战力量的建设重点和方向。美军 “ 空海一体战 作战概念的提出就是采用威胁应对法的典型代表。剖析 “ 空海一体战 的概念内涵、提出背景、发展历程和思路做法,归纳美军一系列采用威胁应对法提出的作战概念的共性特征和要素,对于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形成威胁应对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概念与内涵
“空海一体战”是美军为应对中俄等国家“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确保其在全球公域的行动自由而提出的作战概念,该概念旨在利用美军海空联合优势和其在天空、海洋、陆地、太空、网络空间等五大作战域中的作战优势,以一体化的方式摧毁和击败“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体系,以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自由行动和敌方的前沿存在。
“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一般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在划定的禁区内限制或阻止第三方外部势力介入干预的能力。在“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中,这一能力特指我军的反舰母弹道导弹作战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预警侦察、指挥控制和打击装备等系统组成。
“空海一体战”主要包括三类作战行动:一是对我军部署于天基、空基、海基和陆基的预警侦察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采用软硬攻击的一体化手段实施摧毁和破袭,迫使我反舰母作战体系丧失发现美军航母打击群的“眼睛”和“喉舌”;二是对我军部署于国土前沿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采用陆海空天网一体化侦察发现、隐身战机突破攻击、远程导弹打击、特战行动袭扰等联合作战行动,实施摧毁和破袭,削弱和摧毁我反舰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机动能力和发射能力;三是对已经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采用干扰欺骗、防御拦截等综合手段,实施被动防御,降低我反舰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概率。
“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的制胜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打击雷达等信息节点,削弱和压缩感知的“空间差”;二是通过打击导弹发射车,摧毁或迟扰拒止能力和行动的实施,夺取“时间差”。
背景与历程
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的背景在于其认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的战略,将导致美军的力量投送行动面临越来越大的危险,有些情况下甚至会使美军无法实施兵力投送,从而损害美军威慑的可信度,导致美军和盟军反应升级,并削弱美军的国际联盟,包括与之有关的贸易、经济和外交协定。
1992年,美海军上将史塔夫里德斯首先撰文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成为最早提出该概念的军方人士。
2009年9月,美空军参谋长史瓦兹上将及海军军令部长罗海德上将签订一份机密备忘录,启动海军及空军两军种一项新作战概念的研究,被称为“空海一体战”。
2010年,美军出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首次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用以在广泛的军事作战领域中击败敌人,包括应对具备“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敌人。
2011年底,时任美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做出批示,称“空海一体战”概念是美军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必要的第一步,指示各军种进一步发展这一概念。为此各军种共同成立了标志性的“空海一体战”执行委员会和高级指导小组,负责“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实施。
2012年,美四大军种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确立了在建设联合部队过程中实施“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框架,这支联合部队要具备塑造和利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的能力,目的是保持其在全球公域的行动自由,并确保作战介入以实施联合作战行动。
2013年,美国防部出版了《空海一体战:军种合作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挑战》报告,指出“空海一体战”目的在减少风险及维持美军行动自由及改善各军种能力,该概念寻求各军种以创新方式进行更好的整合,并且支持美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
2015年,美空军中将大卫∙高德芬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将创立“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JAM-GC)取代“空海一体战”,其办公室也将整合入美联合参谋部J-7(负责联合部队发展指导),新的作战概念最重要的改变是将陆上武力纳入概念中。JAM-GC从字面意义上是指通过改善部队的整合以及资源的分配,保证美军与其盟军部队能够在全球公共领域的任何地方及任何领域(空中、海上、陆地、太空、网络)可以自由介入。
美国防部“空海一体战”办公室副主任、海军上校泰瑞·摩里斯指出,JAM-GC 概念并非放弃“空海一体战”另起炉灶,而是基于对新国际情势的了解,将概念加以改进。但美相关专家对此次作战概念升级存在一些反对:福布斯众议院指出,将原本“空海一体战”改为高度官僚化的名字,扼杀了其具备的创新思维,并稀释了其原本的焦点;美《外交家》杂志指出,新表述显示美军新战略的侵略性,暗示美军企图主导全球议题的所有领域,这将损坏美国打算与中国改善军对军关系的企图。
美军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之后,在装备发展、体系构建、力量运用和作战推演、训练演习中,不断加强和检验概念的正确性和操作性。
2014 年,“勇敢之盾”大规模海空联合演习中,美军以中国为假想敌,按照“空海一体战”的作战构想,从致盲中国卫星、瘫痪网络开始,然后利用海空优势逐个消灭中国导弹武器平台,从实战角度检验了“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