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住宅技术规范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0技术规范学习的思维导图,住宅技术规范、包含停车场、空间尺度、绿化覆土、安全防护等。
编辑于2023-11-07 16:33:23住宅技术规范
住宅的认知
居住区
定义
不同规模人口生活聚集地
人口规模(30000-50000)
建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医院、学校、商业等等)
居住区级道路
居住区内部道路,划分居住小区级道路
红线宽度不少于20m
居住小区
定义
被城市道路或自然边界所围合
人口规模(10000-15000)
配建有满足该区域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级道路
居住小区内部道路,划分组团道路
地块ABCD之间的道路
路宽6-9m(走车需求:单车道1.5+3+1.5;双车道1.5+6+1.5)
居住组团
定义
居住小区道路分隔
人口规模(1000-3000)
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组团级道路
上接居住小区道路,下接宅间小路
住宅内部规划道路
路面宽3-5m
最少4m(最新消防规划)
宅间小道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入户道路
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
建筑认知
按高度划分
低层
定义
层总数为1-3层(含3层)的住宅
分类
别墅
平房
多层
定义
指楼层总数为4-6层(含6层)的住宅 多层住宅一般一梯两户,每户都能实现南北自然通风
分类
普通多层
两个或两个以上户型上下叠加而成的住宅
可以不设置电梯
无车库和花园赠送
子主题
洋房
多层板式建筑,以4、5层为主
外国建筑风格明显
般首层赠送花园,顶层赠送露台
小高层
定义
楼层总数为7-11层(含11层)的住宅
高层
定义
楼层总数12层以上,但楼栋高度小于100米的住宅
超高层
定义
指楼栋高度超过100米的房屋,一般楼层总数为33层以上
子主题
按形式划分
板楼
定义
般低于12层的房屋才可能被称之为板楼
特点
长度明显大于宽度
一般都是南北朝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北通透,采光和通风效果都是最好的,户型也很方正
容积率较低,所以价格一般都高于塔式结构的房屋
塔楼
定义
基本上的高层住宅都是塔楼
特点
平面长度和宽度基本上相同
一般是容积率较高,住的人较多,还有公摊面积较大
1.消防
其他规范
宽度不应小于4m
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
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
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一般消防车的长度均大于或接近10m,高度近4m,宽度近2.5m
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消防登高场地距住宅的外墙不宜小于5m
子主题
登高面
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宽不应小于住宅的1/4周边长度
登高面范围内宜有建筑的安全出口
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染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操作
高层住宅的消防车道,消防登高场地应避开地下管道、暗沟、水池、化粪池等影响消防车荷载的地下设施
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场地、消防车道时,地下建筑的楼板荷载计算应考虑消防登高车的重量
消防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应大于5m,且进深不应大于4m
消防登高面不宜设计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应小于住宅的一个长边长度
登高面应靠近住宅功用楼梯,有困难时,登高面应靠近住宅阳台或主窗
高层住宅应在登高面一侧,结合消防车道设置不少于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
子主题
转弯半径
转弯半径不小于6m
高层住宅的周围应设有环形车道,其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m(有些地方是9米)
子主题
回车场
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多层可做到12m×12m
高层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
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子主题
2.车道
横坡
机动车、非机动车道路横向坡1.5%~2.5%
转弯半径
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9.0m:车长6-9米的一般二轴载重汽车、中型车
12.0m:车长10米以上的的铰接车、大型货车、大型客车等大型车
子主题
车道
双车道
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
单车道
W=3.5~4m
尽端式道路的长度: L<120.0m
道路边缘距建筑最小距离
建筑面向车道
有出入口
居住小区道路
5.0m
组团路
2.5m
无出入口
高层
居住区道路
5.0m
居住小区道路
3.0m
组团路
2.0m
多层
居住区道路
5.0m
居住小区道路
3.0m
组团路
2.0m
子主题
山墙面向车道
高层
居住区道路
4.0m
居住小区道路
2.0m
组团路
1.5m
多层
居住区道路
2.0m
居住小区道路
2.0m
组团路
1.5m
子主题
围墙面向车道
居住区道路
1.5m
居住小区道路
1.5m
组团路
1.5m
3.人行道
主路
连接车行主道
2.1-3m
次路
连接主路
1.2-1.5m
双人行走 1.2~1.5米,单人0.6一l米
小道
连接次路
0.6-1m
要求
注意模数0.3
人行道横坡为1.0%~2.0%
4.踏步
常用尺度
H=0.12-0.15m
W=0.30-0.35m
可坐台阶
H=0.20-0.45m
W=0.40-0.30m
规范要求
连续踏步不要超过18级,18级以上中间设休息平台,平台不小于1.20m
5.场地与排水坡度
场地坡度
消防
消防登高面坡度
0.3%-2.0%
消防通道坡度
0.3%-6.0%,最大为8.0%
机动车
0.3%-6.0%,最大为8.0%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个别困难地段,道路纵坡极限值不宜大于11%,其坡长不大于80m,路面应由防滑措施
非机动车
0.3%-1.5%,最大为5.0%
步行道
0.3%-8%,超过改台阶
轮椅坡度
0.3%-6.0%,最大为8.0%
停车场坡度
0.3%-1.0%,最大为5.0%
广场坡度
0.3%-1.0%,最大为2.0%
运动场坡度
0.2%-0.5%,最大为1.%
子主题
排水坡度
硬质空间
密实地面、广场
适宜0.3%-3%
广场兼停车场
适宜0.2%-0.5%,最小1%,最大2%
儿童区
0.3%-2.5%
运动区
0.2%-0.5%
子主题
软景空间
草地
适宜1.5%-10%,最小1%,最大33%
运动草地
适宜1%,最小0.5%,最大2%
子主题
坡分类
横坡
横断面的坡度
纵坡
走向坡度
6.停车场
内容构成
出入口、行车通道、停车位、绿化隔离带、附属设施:休息室、管理室
出入口位置
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子主题
出入口数量
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净距须大于10m
大于300个停车位停车场,分开设置出、入口之间距离应大于20m
子主题
出入口宽度
停车与车道的关系
一侧通道一侧停车
中间通道两侧停车
两侧通道中间停车
环形通道四周停车
车辆尺度
子主题
通道坡度
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子主题
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子主题
停车坪布置
平行式停车
垂直式停车
斜列式停车
残疾人车位布置
办公、科研、文化、纪念、观演、体育、交通、医疗、学校和园林建筑的停车位应设无障碍设计
距离建筑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停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位置,使乘轮椅者能直接进入人行道到达建筑入口
停车场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
子主题
隔离带植物种植
防止暴晒;保护车辆;净化空气、防尘、防噪音
停车场设计方法
1.确定场地条件 确定出入口位置、通道、停车数、位置、残疾人车位布置
2.平面布置 (1)确定停车场内部交通流线组织。 (2)确定通道布置。 (3)布置停车位。 (4)连接平曲线
3.竖向布置: (1)确定停车场通道纵坡。 (2)各控制点的设计标高。 (3)标注各段通道的坡度标
4.绿化布置: (1)确定绿化方式。 (2)选择绿化植被种类。 (3)植被栽种放线定位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用地面积以小型车计算,停车场宜设置在行车方便、距建筑外墙面约6m
停车场用地面积每隔停车位为25~30㎡,停车位尺寸以2.5m*5.0m划分(地面划分尺寸)
停车场最小坡度0.3%,与通道平行方向的最大纵坡为1%,与通道垂直方向为3%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子主题
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子主题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自行车停放每个车位按1.5~1.8㎡,摩托车每隔车位为2.5~2.7㎡
子主题
7.空间尺度
意义
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
距离远视角
D/H=1:当处于45°仰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位置
D/H=2:当处于27°仰角时,能感觉到对象的整体性,乃观察建筑的最佳观察点
D/H=3:当处于仰角18°时,能感觉到以周围建筑为背景的十分清楚主体对象
横向视角
人能较好的观赏景物的最佳水平视野范围在60°以内
观赏建筑的最短距离应等于建筑物的宽度,即相应的最佳视区是54°左右
子主题
适宜空间尺度
6~25mm,这一范围通常组织为近景,作为框景,导景,增加广场景深层次
中景约为70~100m
远景150-200m,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
人们休闲、活动文化性广场,尺度是由其共享功能、视觉要求、心理因素和规划人数等综合考虑,其长、宽一般应控制在20~30m左右为宜,应该注意忌大而空。
大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5倍; 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的3倍。
围合空间
垂直界面对空间的划分与控制作用,与其高度及相对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还要考虑建筑的高度(H),与围合空间的间距(D)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人站在建筑围合空间的正中央为例。 1.1 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最为紧凑。在苏州园林中经常见到此类型 1.2 D/H=2时,中心垂直视角45°,可观察到界面全貌,视线仍集中于界面西部,具有较好的封闭感。 1.3 D/H=4时,中心垂直视角为27°,是观察完整界面的最佳位置,为空间封闭感的上限。故欲在广场和庭院营造围合感,其空间D/H不宜大于4。此点时界定围合与开敞的分界点。 1.4 D/H大于4时,两界面间相互间的影响已经薄弱了,没有围合之感。
案例
广场尺度小于110m,广场的尺度为景观建筑或雕塑的2-3倍,以形象连同周围景物被完整欣赏
子主题
8.绿化覆土
土层构成
包括防水层、隔根层、排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壤层、植被层
子主题
根系适宜覆土厚度
大乔木根系生长:150~7500px
中、小乔木根系生长:100~150 cm
大灌木根系生长:60~80 cm
小灌木根系生长:40~50 cm
宿根花卉根系生长:30~50 cm
一、二年生花卉根系生长:20~30
子主题
9.植物
与地下管网最小水平距离
给水管
新栽乔木
1.5m
现状乔木
2.0m
灌木或绿篱
子主题
排水管
新栽乔木
1.5m
现状乔木
3.0m
灌木或绿篱
子主题
排水暗沟
新栽乔木
1.5m
现状乔木
3.0m
灌木或绿篱
子主题
消防龙头
新栽乔木
1.2m
现状乔木
2.0m
灌木或绿篱
1.2m
子主题
电力电缆
新栽乔木
1.5m
现状乔木
3.5m
灌木或绿篱
0.5m
子主题
通讯电缆
新栽乔木
1.5m
现状乔木
3.5m
灌木或绿篱
0.5m
子主题
燃气管道
新栽乔木
1.2m
现状乔木
3.0m
灌木或绿篱
1.0m
子主题
热力管
新栽乔木
2.0m
现状乔木
5.0m
灌木或绿篱
2.0m
子主题
与构筑物,建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高层建筑
新栽乔木
5.0m
现状乔木
5.0m
灌木或绿篱
1.5m
平房
新栽乔木
2.0m
现状乔木
5.0m
灌木或绿篱
围墙 (H<2m)
新栽乔木
1.0m
现状乔木
2.0m
灌木或绿篱
0.75m
挡土墙
新栽乔木
1m
现状乔木
3m
灌木或绿篱
0.5m
排水明沟
新栽乔木
1.0m
现状乔木
1.0m
灌木或绿篱
0.5m
10.安全防护
水体及防护
人工水体进岸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7m,否则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儿童泳池水深0.5-1.0m为宜,成人泳池水深1.2-2m为宜
养鱼因雨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池深0.8-1.0m,并需保证水质措施
水生植物,浮水植物(睡莲)水深要求0.5-2.0m,挺水植物(如荷花)水深要求1.0m左右
围栏防护
扶手
H=0.90m (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
残障人轮椅使用扶手:H=0.68m\0.85m
栅栏竖杆的间距:W<1.10m
栏杆
低栏杆:H=0.2~0.3m;
中栏杆:H=0.8~0.9m
高栏杆:H=1.1~1.3m,栏杆净空不大于0.11米
残障坡
缘石坡道现通用三面坡及扇面坡,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高差不得大于20mm
11.其它
其它规范
户外桌椅
靠背倾角:100-110°为宜。
桌: 高0.65-0.7m;面宽0.7-0.8(四人用
单人椅:L=0.60m左右
双人椅:L=1.20m左右
三人椅:L=1.80m左右
车档
H=0.70m;间距=0.60m
灯具
庭院灯
高度为3-4m,间距一般为15-20米左右
草坪灯
高度为0.3-1m左右,间距一般为5-8m左右
子主题
运动场规范
篮球
场地尺寸:28米X15米 缓冲区域:4米(长);2米(宽)
排球
场地尺寸:18米X9米 缓冲区域:2米(长);2米(宽)
羽毛球
场地尺寸:13.4米X6.1米 缓冲区域:1.5米(长);0.5米(宽)
网球
场地尺寸:23.77米X10.97米 缓冲区域:6.4米(长);3.65米(宽)
加防护铁丝网
乒乓球
长2.74M,宽1.525M
乒乓球标准比赛场地不应小于14米长,7米宽和4.76米高
足球
五人制
球场尺寸:40米X20米 缓冲区域:2米;2米
七人制
球场尺寸:65米X45米 缓冲区域:2米;1米
十一人制
球场尺寸:105米X68米 缓冲区域:2米;2米
子主题
水体
水池: 水池一般占用地的1/10~1/5为宜
喷泉水池 大小应为喷水高度的两倍,水深约为0.3~0.6m
般常水位 距离岸顶0.2~0.4m为宜
自然式水体: 自然式水体的水面应有主有次,主水面应辽阔宽广,次水面应深邃、 曲折。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0.60m)
子主题
构筑物
亭 H=2.40~3.00m,W=2.40~3.60m,立柱间距=3.00m左右
棚架 H=2.20~2.50m,W=2.50~4.00m,L=5.00~10.00m
廊 H=2.20~2.50m,W=1.80~2.50m。
子主题
绿地率
5.城市建设用地
公园用地
综合公园
大于等于75%
社区公园
大于等于60%
专类公园
植物园、动物园、历史名园、遗址公园等等
游园
大于等于60%
子主题
防护绿地
主干道不低于20%,次干道不低于15%
河海湖及铁路防护林带宽度不低于30m
子主题
广场用地
大于等于35%
大于等于65%,计入公园绿地
子主题
附属绿地
1.新建小区不低于30%
2.旧改不低于25%
3.有害气体及污染的工厂不低于30%,设置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4.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项目不低于20%
5.学校、医院、疗养院、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单位不低于35%
区域绿地
计算细则
小区
地库内80%
地库外,覆土1m按照100%
子主题
公园
12.技术表格
市政
1.公园用地平衡表
2.公园游客容量
3.投资估算
规范式
非规范式
商业地产
1.技术指标表
2.绿地率表
3.投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