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教育专业硕士统考(333)外国教育史第五章第一节,具体内容是人文主义教育,包括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家,本节以人文主义教育为主展开。可供大家一轮复习使用。
本张思维导图讲的是马哲辩证唯物论--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具体内容包括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本张思维导图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辩证唯物论第一节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内容,具体内容有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哲学流派,和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导论的知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等。后面的知识会陆续更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五章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内涵
14--16世纪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发展与教育
具有阶段性和地域性
意大利→北欧→引发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两大重要成就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新教教育
天主教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歌颂和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中世纪对人的贬义 形成鲜明对比
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的尘世的享乐
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主张人生而平等,批判等级制度
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
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代表人物:弗吉里奥、维多里诺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整体特点
教育性质:具有较强的世俗性
意大利上层人士→古希腊、古罗马世俗文化→世俗学校→打破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反对经院哲学,鼓励人们追求现世自由。
教育目的:培养城市公民,注重个人全面发展
教育内容:重视古典学科和古典语言
主张用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教学
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宗旨是:托古改制。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改善现在以宗教教育为主的情况。
后期表现出形式主义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
代表人物:尼德兰的伊拉斯谟、英国的莫尔
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整体特点
教育性质:宗教性与世俗性并重
既要培养世俗道德精神,强调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 又要继承宗教道德精神 ,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
教育目的:培养君主与朝臣 是一种既有知识又有实用能力并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中世纪时期:擅长军事与实用的骑士
文艺复兴前期:精通古典知识的学者型人物
治人治世之学
通过教育改造社会
不重视自然科学
后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拉伯雷、蒙田
后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世俗性更强
学科范围更广泛(更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更贴近现实生活
近现代精神更强
主张用本族语教学
主要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弗吉里奥的教育观
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教育目的:对青少年实施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即培养绅士
通才教育即古希腊自由教育
教育内容:主张学习古典人文学科,最推崇历史、伦理学(道德哲学)、雄辩术
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
未讨论神学→教育的世俗性
维多里诺的教育观
创办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实施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
办学目的:利用通才教育(自由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内容:主张通才教育,开设以古典语文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古典课程
教育方法:主张快乐学习,反对死记硬背和体罚,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差异,重视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育对象:”快乐之家“的学神大多都是贵族富豪子弟,也有少数贫民中的天才儿童。六七岁入学,20岁毕业,从小学到大学修业年限约15年。学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扰。
校风建设:“快乐之家”建立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校风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习充满快乐
评价:维多里诺是第一个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人,建立宫廷学校
伊拉斯谟的教育观
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基督教人文主义化,人文主义基督教化
观点
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培养虔敬、富有德行、智慧的人
教育内容:获得虔敬、德行、智慧的途径就是学习古典文化
教育方法:重视教学方法问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反对体罚和羞辱
评价:反对走向形式主义,文以载到,人文主义教育就应该学习古人之道以改造现实社会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本主义
古典主义
世俗性
宗教性
贵族性
意大利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都反对西塞罗主义,西塞罗主义即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