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新史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中新史思维导图,南师大中新史方晓红版本,包含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近代报刊之始、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等。
这版框架是根据南师大五年真题制作的,最好搭配原作书本使用,事半功倍 新闻史中耐人寻味的嚼头还有很多,考点只为应试 也适合方晓红老师和庄曦老师的《中国新闻史》,两者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改了排版 愿诸君得偿所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中新史
古代新闻传播的产生与演进
露布
金石碑刻
邸报
总述
唐
《开元杂报》
唐进奏院状
宋
进奏院及进奏院状报
元
明
清
民报
小报
京报
近代报刊之始
外国传教士来华办报
鸦片战争前
《蜜蜂华报》葡文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与《察世俗》的异同
鸦片战争后
《万国公报》
变法宣传
西学介绍
《遐迩贯珍》
在华外商报刊
外文商业报刊
《北华捷报》-《字林西报》 上海
《京津泰晤士报》 天津
中文商业报刊
《上海新报》
《申报》
《新闻报》
《申报》与这两份报纸的竞争
资产阶级改良派办报高潮的兴起
国人办报早期思考
林则徐《澳门新闻纸》
洪仁玕《资政新篇》
艾小梅《昭文新报》
中国人主笔的两份报纸
《香港中外新报》
《香港华字日报》
王韬
《循环日报》
政论报刊的源头
办报思想
王韬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政论报刊的勃兴与维新运动
维新派办报
第一阶段1895-1896年
维新时期报刊的倡导者康有为
《中外纪闻》
《强学报》
第二阶段1896-1898年
《时务报》
梁启超
新闻活动生平
新闻思想
时务文体
《湘学新报》
唐才常
与谭嗣同并称“浏阳二杰”
《湘报》
谭嗣同
《国闻报》
《国闻报》与《时务报》、《湘报》等互为补充,南北呼应,对维新运送起了重要的作用
严复
《国闻汇编》
海外
《清议报》
第三阶段1900年以后
《新民丛报》
本阶段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
国内革命派报刊
香港
《中国日报》
孙中山
《中国旬报》
上海
《苏报》
创刊与转变
苏报案
沈荩案
《中国白话报》
《中国女报》
于右任
《神州日报》
革命派创立的第一份现代化大型日报
竖三民
《民呼日报》
《民吁日报》
《民立报》
武汉
非革命派民营报纸
英敛之与《大公报》
狄楚青与《时报》
《时报》的改革
海外的革命报刊
《民报》
章太炎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
报刊出版法律的制定
《大清律例》
《大清印刷物专律》
《报章应守规则》
《报馆暂行条规》
《大清报律》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
表现
报纸数量急剧增加
国人自办通讯社大量涌现
原因
政治环境的宽松
各党派的以报刊为利器
办报所需费用很少
读者对新闻的需求
革命党人创办的以反袁为主旨的“横三民”
《民权报》
戴天仇
《中华民报》
邓家彦
《民国新闻》
吕志伊
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摧残
癸丑报灾
袁世凯钳制舆论三部曲
创办御用报刊,“自作新声”
收买报人,让他们“依声填词”
制定各种法律,清除异己
洪宪帝制遭到全国各方舆论界的全员反对
1915年签订《二十一条》后几个月开始筹备建立洪宪帝国
革命党办报反袁
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人士反袁
一向保守的《申报》反袁
袁世凯下台后阴暗低估的延绵
黎元洪上台后极短暂复苏
张勋复辟→段祺瑞接手
收买+镇压
皖系、直系、奉系等军阀相继执政,新闻界再度进入一个黑暗的时期
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变化
政党报纸一类
政论文章逐渐减少
非政党的报纸
消息(主要是电讯)有了大量的增加
通讯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新闻文体
“政论”不再一统天下,报刊的新闻时代逐渐到来
副刊在报纸中的地位得到确立
这个阶段的大多副刊品味不高
民国初期新闻界第一批著名的专业新闻记者
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黄远生
记者四能
远生通讯
新闻界之全才邵飘萍
新闻活动
采访与写作艺术
《新闻学总论》
民国初期其他有影响的新闻记者
刘少少
徐彬彬
林白水
萍水相逢百日间
张季鸾
胡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