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
《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编辑于2020-09-18 16:10:53《共享经济》讲述了信任在商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必信力的存在与否已经变得越来越一目了然,论述了那些值得依赖的行为在商业活动中的意义,以及改变企业文化,使企业更值得大众信赖的方法。
《低风险创业》探讨了创业方向选择、产品设计与运营、核心竞争力构建、团队组建与管理、商业结构设计、客户运营与发展等方方面面,能够帮助创业者减少对创业的错误认知,在创业实战中规避风险。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1] 《心智力》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共享经济》讲述了信任在商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必信力的存在与否已经变得越来越一目了然,论述了那些值得依赖的行为在商业活动中的意义,以及改变企业文化,使企业更值得大众信赖的方法。
《低风险创业》探讨了创业方向选择、产品设计与运营、核心竞争力构建、团队组建与管理、商业结构设计、客户运营与发展等方方面面,能够帮助创业者减少对创业的错误认知,在创业实战中规避风险。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1] 《心智力》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背景
传承
大乘佛教
汉传佛教
其他传承
南传佛教: 属于小乘佛教体系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体系
大乘相对于小乘佛教而言
类别
属于三藏中的“经”藏
三藏
经
律
论
属于经藏中的的分类
“般若部”
属于佛学的思想体系
“中观”
译本
流行译本
玄奘法师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其他译本
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般若、利言等共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施护译《佛说圣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题解析
般若波罗蜜多
“六度”(六波罗蜜多)
何为度?
梵语音译为“波罗蜜多”
“到彼岸”之意
何为“彼岸”?
成佛
自觉
觉他
觉行圆满
无住涅槃
无住
悲不住涅槃
不住寂灭,以大悲心普度众生
涅槃
智不住生死
超脱烦恼,出离轮回
哪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梵语:智慧
心
浓缩、总持、心要、精义
经
佛教经典文体之一,主要以散文形式
总共有9-12种佛教经典文体
内容
观自在菩萨入根本慧定(行深般若)
“以分别智”观想身心世界,一切诸法
先略说空观
举五蕴代表诸法(物质、精神一切现象)
什么是“五蕴”?
色
受
想
行
识
什么是空(什么是诸法空相?)
对(认知概念中的)存在否定
特征
不可思议、不可描述
只能以否定的方式表达(遮诠)
用“离二边”的方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常不断
客观的功用
度一切苦厄
修习“般若”方法
观“诸法皆空”
观五蕴空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观十二处空
六根:
眼
耳
舌
身
意
六尘:
色
身
香
味
触
法
观十八界空
十二处
六识: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观十二姻缘空:
无明
行
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死
对生死轮回现象成因的概括
观四谛空: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对佛教修行目标,方法,原理的概括
观智证空
智:能证之智
得:所证之涅槃
智证是佛果境界的概括
修习般若的果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无有什么挂碍?
二障
理障:根本无明,邪见等理惑
事障:贪、嗔、慢、无明、见、疑等烦恼
无有什么恐怖?
不话恐怖:担心物质生活
惡名恐怖:担心名声
死恐怖:怕死
惡趣恐怖:怕转世生于恶道
众中恐怖:担心于众中言行有失(如讲法等)
离分别(远离颠倒梦想)
证最上果(究竟涅槃)
举例:三世诸佛皆依“般若”成佛
比较:超越咒术(是无上咒)神奇,灵验
功用
能除一切苦
功效真实
说总持咒
既然超越咒术,为何又说咒?
以方便迎合印度人的心理,利于流通
在般若指导下,持咒也是一种方便法门
经文诠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观察内在,自见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照见五蕴皆空
(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度 一 切 苦 厄
(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舍 利 子
(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色 不 异 空
(形相不异乎空间)
空 不 异 色
(空间不异乎形相)
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空即是色
(空间等于形相)
受想行识
(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亦 复 如 是
(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
(舍利子呀)
是 诸 法 空 相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不 生 不 灭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无受想行识
(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无眼耳鼻舌身意
(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无色身香味触法
(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等六尘)
无眼界
(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乃 至 无 意 识界
(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无 无 明
(没有不能了解的)
亦 无 无 明 尽
(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乃至无老死尽
(直到没有老和死)
无 苦 集 灭 道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无 智 亦 无 得
(不用智慧去强求)
以 无 所 得 故
(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菩 提 萨 埵
(菩萨觉悟之后)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依照心经)
心无挂碍
(由于没有碍)
无有恐怖
(所以不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最后到达彼岸)
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依照心经)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所以说心经)
是大神咒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是无上咒
(是无上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不是骗人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所以说心经)
据说咒曰
(其咒语曰)
揭 谛 揭 谛
去吧,去吧
波 罗 揭 谛
(到彼岸去吧)
波 罗 僧 揭 谛
(大家快去彼岸)
菩 提 萨 婆 诃
(修成正果)
会飞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