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经济学思维导图
关于国际经济学思维导图,包含国际经济学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
编辑于2023-11-15 19:06:35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资源配置问题
中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资源的利用与积累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狭义
商品的跨国流动
广义
商品与要素的跨国流动
研究目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引起的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
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与福利的影响
研究方法
工具分析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
埃奇沃思方盒
机会成本
递增
不变
商品市场均衡
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国际经济学
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关系
研究目的
解释各经济社会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政策含义
两大特征
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
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
划分
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研究对象:商品贸易(少数要素流动)
宏观部分—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
价格效应 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大国国内市场价格=征收关税后的世界价格(低于原价格)+关税(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
小国国内市场价格=征收关税前的世界价格+关税(国内消费者承担)
生产效应 国内生产增加 生产者剩余增加 a
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减少 a + b + c + d
贸易效应 征收关税后进口的减少=Q1Q2-Q3Q4=Q1Q3+Q4Q2
税收效应
小国 关税收入为面积 c
大国 关税收入为面积 c +e
贸易条件效应(仅大国 e
净福利效应
大国a -( a + b + c + d )+( c + e )= e -( b + d )福利不确定
小国a -( a + b + c + d )+ c =-( b + d )<0 福利下降
b生产扭曲
d消费扭曲
有效保护率
配额
价格效应 国内市场价格上涨
大国
小国
生产效应 国内生产增加 生产者剩余增加 a
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减少 a + b + c + d
贸易效应 配额后进口的减少=Q1Q2-Q3Q4=Q1Q3+Q4Q2
净福利效应 a-(a+b+c+d)=-(b+c+d)
c配额收益/配额租金
进口许可证
竞争性拍卖
固定的受惠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寻租”
出口补贴
价格效应
小国
大国
国际价格
PW '
国内价格
PW '+ s
生产效应为Q2Q 4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 a + b + c
消费效应为Q3Q1 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为 a + b
贸易效应 补贴后出口量的增加量= Q3Q1+Q2Q4
财政效应 -(b+c+d+e)
贸易条件效应(仅大国 e
净福利效应 -( b + d + e )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
持续性倾销
掠夺性倾销
反倾销
征收反倾销税
其他非关税措施
自愿出口限制VER
歧视性公共采购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标准
TBT
SPS
贸易理论与分析
古典贸易理论
演变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前提假设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一般均衡
贸易利益
社会无差异曲线
资源配置
验证与评价
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模型
要素禀赋
要素密集度
前提假设
H—O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
S—S定理
S—S定理的引申
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先决条件:商品价格均等
必要条件:各国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
罗伯津斯定理
悲惨增长
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验证与补充
里昂惕夫之谜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长期分析
短期分析
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模型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一国)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L实际报酬
K实际报酬
X部门K实际报酬
Y部门K实际报酬
短期与长期
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
重叠需求理论
消费者行为假设
核心思想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与要素禀赋差异
产品周期理论
初始期
成长期
成熟期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垄断与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理论依据
最佳关税论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最佳关税
垄断租金
关税战
幼稚产业论
界定标准
穆勒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
坎普标准
保护方式
关税
生产补贴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凯恩斯的贸易保护观点
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
战略性贸易政策
出口补贴
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有效性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一体化
形式
自贸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邦联制
联邦制
关税同盟
静态效应
贸易创造与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Q3Q1+Q2Q4
贸易转移Q1Q2(C国转移到B国
福利效应
( a + b + c + d )为消费者剩余增加
a 为生产者剩余减少
净福利效应=( a + b + c + d )- a -( c + e )=( b + d )- e
( b + d )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
e 则表示贸易转移的负的福利效应(进口来源由低成本的 C 国转向高成本的成员国 B 国
扩大出口效应
动态效应
利
大市场效应
鲶鱼效应
吸引外资
弊
排他性—新的垄断
马太效应
发展实践
发达国家之间
发展中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纯流动理论
研究方法 价格
基本假设
相对价格与资本流动
储蓄与投资
不纯在交换
存在交换时
交换前利率
交换后利率
资本流动效果
总效用水平提高
边际产量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资产组合分析法
国际劳动力流动
模型假定
劳动力流动
损失和利益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企业优势、交易成本及内部化
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某种技术的垄断
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
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过剩”
具备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市场交易内部化
国际生产的方式选择
选择
国际生产综合论
外汇与外汇市场
外汇
概念
动态
静态
广义
狭义
分类
根据是否可以自由兑换
自由外汇
记账外汇
根据外汇来源和用途
贸易外汇
非贸易外汇
根据外汇管理的对象
居民外汇
非居民外汇
特点
国际性
可偿性
可兑换性
汇率
概念
标价法
直接标价
间接标价
分类
银行买卖汇率角度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中间汇率
制定汇率方法角度
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
外汇买卖交割期限角度
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
远期升水
远期贴水
平价
经济研究的角度
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有效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外汇市场
定义
分类
按组织形式划分
抽象市场
具体市场
按经营范围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按外汇买卖双方性质
外汇批发市场
外汇零售市场
参与者
外汇银行
外汇经纪人
一般经纪人
跑街经纪人
经纪公司
中央银行
进出口商及其他外汇供求者
功能
国际清算
套期保值
投机
世界主要外汇市场
伦敦
纽约
东京
香港
外汇市场交易
即期交易
银行同业拆放
国际贸易结算
套汇
直接套汇
间接套汇
远期交易
套期保值
投机
套利
掉期交易
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
汇率制度
按汇率浮动大小
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
以当局是否干预本币汇率为标准
自由浮动
管理浮动
以汇率浮动形式为标准
独立浮动
联合浮动
外汇管制
目的
对象
措施
贸易外汇管制
非贸易外汇管制
资本流动管制
汇率管制
产生成本和代价
汇率决定理论
铸币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争论
验证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分析法
国际收支
概念
统计
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
错误和遗漏
国际投资寸头表
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不平衡类型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国际收支平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收支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国际收支调整
国际收支概述
概念和统计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投资寸头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经常项目
商品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项目
错误与遗漏项目
平衡与失衡
平衡问题
自发交易项目
调整交易项目
收支差额
商品贸易差额
商品与服务贸易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基本收支差额
总差额
不平衡类型
周期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
价格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
国际收支差额的宏观经济意义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弹性分析方法
商品市场与外汇市场
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及" J 曲线"
吸收分析方法
开放条件下的收入决定
开放经济乘数
吸收分析法
缺陷
货币分析方法
基本思想
简要总结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