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西方经济学是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是不同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主要是范式概念,而不仅仅是地域概念。本思维导图是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编辑于2021-04-19 16:06:31C2
C2 消费者的选择
研究消费者行为
研究消费者偏好
考虑消费者预算约束
前两者合起来决定消费者选择哪一种商品组合
价格变化de影响

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变化 进而引起效用水平【满足程度】变化
参阅: 收入效应:价格~实际收入水平~需求量
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
效用理论概述
效用概念: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的满足程度 主观心理评价
效用没有好坏之分,有正负之分 负效应指某种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引起人们不适痛苦的能力
效用水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参阅: 同一个坐标系中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基数效用&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
可加总求和 具体效用量之间比较有意义 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效用单位
参阅: 效用函数
序数效用
参阅: 无差异曲线
不可加总求和 可表示顺序或等级 无法具体衡量如香臭美丑
基数效用论
总效用TU
总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的效用量的总和。
TU=f(Q)=∑MUi
边际效用分析法
边际效用MU 边际效用递减,MU=0时,TUmax
边际量表示一单位自变量变化 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斜率) =因变量变化量/自变量变化量
一定时间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 所得的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
相当于物以稀为贵,一开始少的时候,得到了满足感会多,后来多了,满足感就降低了。
原因:生理心理和用途
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有边际效用
假设货币边际效用不变
消费者均衡概述
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 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是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不想多不想少正好的 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购买两种商品的消费者均衡
效用函数 基本假设
目的
证明: 构造函数, 分别对X1,X2,入(货币边效)求偏导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以MU递减规律 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max的均衡条件 为基础推导的】
参阅: 可由此推出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
商品的MU决定商品需求价格P{&实际价格} (消费者买商品愿支付的价格)
参阅: 商品MU决定消费者愿支付的价格
基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P=入得: 需求量Q增,MU减,P减
需求曲线上每一点 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 [即每一点都满足MRS=P1/P2=X2/X1] 商品价格——需求量组合点
价值悖论:水对人类来说重要但价格低 而金刚石不重要价格高? 原因:需求价格取决于稀缺性(对应MU)
一种商品的所有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 累加得市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max和实际支付的差
商品MU决定消费者愿支付的价格
参阅: 商品的MU决定商品需求价格P{&实际价格} (消费者买商品愿支付的价格)
需求曲线-实际消费=消费者剩余CS【图】
计算公式【联系积分】
总结和注意点见goodnotes
将其与生产者所获总利润合在一起考虑,即可评价 1)可供选择的市场结构的得失 2)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公共政策的得失
无差异曲线
参阅: 序数效用
偏好(满足程度)的假定
偏好的完全性(比较) 【用=><来表示】
偏好的可传递性 【A>B>C】
偏好的非饱和性 【两组合如果只是数量差异, 总偏好数量多的】
效用函数
参阅: 可加总求和 具体效用量之间比较有意义 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效用单位
序数效用函数
按偏好程度排列 但不表示相差多少
基数效用函数
描述两组合偏好程度相差多少
无差异曲线D&F
定义:【一般是两种商品】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
特点
同一个坐标系中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参阅: 效用水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否则违反偏好假定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的曲线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 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MRS12=-△X2÷△X1 被放弃的放在分子
几何意义:MRS=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数量多了愿意放弃的就少了
无差异曲线特殊形状
完全替代品【斜率为负,直线】
两商品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MRS=k=常数
完全互补品【直角】
T35
两商品按固定比例同时被使用 如眼镜架和眼镜片
高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偏好x轴商品, 曲线很陡,|k|很大, 为一单位x轴放弃很多y轴
低边际替代率
反之
厌恶品正常品
见笔记平板
垂直
期中考试T18
垂直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 当消费者增加纵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只是点沿着曲线垂直地在移动,所以它的满足程度不变)
预算约束线
含义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方程
I是既定收入,X1X2是数量
沿着预算线从一个截距起移动时 在一个商品上支出(数量)变少,另一个变多
斜率=两价格负比率,X2=I/P2-(P1/P2)*X1 斜率表明在I不变情况下两商品互相替代的比率 k=△Ⅹ2/△X1
截距=全部收入都用来买此截距所在轴商品最大数量 b=I/Po
坐标平面分为三部分
预算线以外—既定I下不能实现
预算线上-正好花完收入
参阅: 条件2:最优商品组合一定要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预算线以内-能实现且剩余I
变动
收入变化(截距)
参阅: 价格变化
收入上升向外平移
收入下降向内平移
价格变化
参阅: 收入变化(截距)
单变(斜率)
P1升 以2截距为轴向内转动
P1降 以2截距为轴向外转动
双变(截距)
P1P2同比例升 向内平移
P1P2同比例降 向外平移
收入和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斜率+截距 都不变)
预算线不变
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线
均衡条件: 消费者花在各种商品购买上【既定预算约束下] 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实现满足max] (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货币边效相等)
如果货币收入水平固定、各种商品价格已知【既定的预算约束下】,那么消费者应使自己购买的最后一单位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条件1:最优商品组合=消费者最偏好的=最大效用的
条件2:最优商品组合一定要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参阅: 预算线上-正好花完收入
公式

一定要考虑预算约束 I=P1X1+P2X2
边际替代率=价格之比/无差异曲线斜率=预算线斜率 MRS12=P1/P2=X2/X1
这两个不能忽略任何一个,要同时才能满足消费者均衡
例题(怎么确定均衡点位置):
很重要!
均衡条件通式1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无差异曲线斜率=预算线斜率 均衡公式2 P1/P2相当于P新/P旧

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消费者能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的形成 (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增大小的,减小大的
同级比较
参阅: 直接和货币比
p1
增加小的边际效用,就要减少小的边际效用;换一个角度就是,因为小的不能使货币边际效用最大,所以不如花这一元钱买更值得的东西。
直接和货币比
参阅: 同级比较
一个角解
只购买一种商品
最优商品组合对应无差异曲线与横轴或纵轴的交点
MRS不必等于价格之比
1
2
3
实际应用
应用于决策制定和公共政策
等比例补助
向外平移
倾斜补助
以私人支出的截距为轴 向外转动
家庭助学金
其他商品
学习用品
扶贫问题
生活用品
农业用品
数量配给制
存在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中(政府政策)
机会均等情况下,数量配给会导致排队购买的现象
配给制会损害一些消费者,因为他们达不到想要的消费量。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价格——消费曲线
算出因价格变动产生的几个不同均衡点并连成曲线【轨迹】
分类
替代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向下倾斜
互补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向上倾斜
可能既是替代品也是互补品
可由此推出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
参阅: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以MU递减规律 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max的均衡条件 为基础推导的】
需求函数(X1,P)
即P1变化,P1作为Y轴,对应着X1需求变化,X1作为X轴
F1:当价格-数量组合点沿着个人需求曲线移动时 效用水平也发生变化 需求曲线不是无差异曲线
F2: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效用最大化点、均衡点 MRS=P1/P2=X2/X1
基于两条件结论
C1: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
C2:需求去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 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收入——消费曲线
斜率为正
正常品
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恩格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为正
斜率为负
劣等品
参阅: 先正后负
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恩格尔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收入弹性【...】为负
先正后负
参阅: 劣等品
价格变化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价格~实际收入水平~需求量
参阅: 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变化 进而引起效用水平【满足程度】变化
在商品价格不变条件下 实际购买力(收入)所引起的对该商品购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价格~商品相对价格~需求量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定理) 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该商品购买量的变化
正常品【两效应同向变化】P下降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参阅: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参阅: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劣等品P下降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参阅: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参阅: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收入效应(负的)小于替代效应
吉芬商品【一种特殊劣等品】P下降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参阅: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收入效应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参阅: 替代效应使消费者增加购买
收入效应(负的)大于替代效应
返汽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