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这是一个关于药理学——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的思维导图,包含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其他降血糖药等。
这是一个关于41胰腺疾病的思维导图,急性胰腺炎( AP ):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为轻型,预后良好。10%-20%为重型,临床经过凶险,死亡率高。
这是一个关于35小肠疾病的思维导图,小肠疾病是指发生在小肠的各种疾病,包括小肠损伤出血性疾病、小肠血管相关性疾病、小肠炎性疾病、肠梗阻、小肠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腹部外伤、感染、粘连等。
这是一个关于33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思维导图,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腹膜炎,介绍了概述、病理、分类、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概述
糖尿病: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危害主要来自并发症: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胰岛素分泌不足①高血糖→糖尿→多尿→脱水→多饮②能量供应不足→饥饿→多食③蛋白质、脂肪分解加强→消瘦
糖尿病分类
1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胰岛素治疗)
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胰岛素相对缺乏(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治疗)
胰岛素
胰脏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给药方式:皮下注射,只有短效类正规胰岛素可以静脉注射
药理作用
促进糖原合成和储存,加速葡萄糖氧化,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减少糖来源,增加糖去路),↓血糖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转运
增加氨基酸转运,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降低血钾浓度
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减少肾血流
临床应用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患者
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细胞内缺钾患者(极化液:胰岛素+葡萄糖+氯化钾——防治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用于灼伤、手术后不能进食的缺钾患者)
不良反应
低血糖——最重要最常见
最严重:低血糖休克
表现:饥饿、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昏迷、休克、脑损伤、死亡 防治:轻者——饮用糖水或摄食;严重——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
过敏反应(原因:①动物来源的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结构差异——异体蛋白②制剂纯度低)
胰岛素抵抗
急性型—— 诱因: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如糖皮质激素)→出现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 表现:严重高血糖、低血钾、酸碱平衡紊乱 处理:调整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补钾)、加大胰岛素剂量
慢性型:日需胰岛素200U以上,且无并发症的糖尿病人 处理:改用抗原性小的胰岛素制剂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脂肪萎缩
口服降血糖药——治疗2型轻中度糖尿病
磺酰脲类
①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②第二代——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 ③第三代——格列齐特、格列美脲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降低血糖: ①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主) ②促进葡萄糖利用及糖原和脂肪合成,降低血清糖原水平 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和受体结合能力
治疗①胰岛功能尚存的②轻中度2型糖尿病且③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
抗利尿作用:促进ADH分泌和增强ADH作用
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治疗尿崩症
治疗尿崩症:格列本脲、氯磺丙脲、氢氯噻嗪
抗凝作用:格列齐特(第三代)使血小板黏附力减弱,刺激纤溶酶原形成——预防或减轻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胃肠反应 过敏反应 低血糖反应:氯磺丙脲多见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大剂量氯磺丙脲 老年人糖尿病人禁用
双胍类
二甲双胍(甲福明)、苯乙双胍(苯乙福明)
降低血糖
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降低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及糖原异生,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 特点:只降低糖尿病人血糖,正常人作用不明显,降低血糖作用不依赖胰岛β细胞
降脂作用
临床用于:轻症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肥胖及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首选药)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乳酸血症(最严重)
胰岛素增敏剂
口服起效慢(一个月),疗效稳定,维持时间长 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
罗格列酮、吡咯列酮
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临床应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 不良反应——水肿,心衰患者慎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波卡糖、伏格列波糖
药理作用:抑制糖苷水解酶活性,减慢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生葡萄糖速度,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临床应用: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糖药合用,降低患者餐后血糖 不良反应:细菌酵解产气增加,嗳气、腹胀、腹泻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药理作用类似于磺酰脲类,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作用快强短,非进食不用 临床应用:2型糖尿病,尤其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老年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对磺脲类过敏患者,不能固定进食患者
其他降血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