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十二 危重症患者功能支持
这是一篇关于十二 危重症患者功能支持的思维导图,包含机械通气、镇痛镇静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护理心理学,帮你理清思路的同时标注重难点;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十一 危重患者功能监测与评估的思维导图,包含呼吸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估、循环蒸统功能监测与评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十二 危重症患者功能支持
第一节机械通气(MV)
概述
概念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原理:建立大气-肺泡压力差
机械通气时气道平台压一般不超过30~35cmH2O
分类
有创机械通气
概念:呼吸机通过经口/鼻气管插管、喉罩、经气管切开插管等人工气道与患者连接。
适应与禁忌
适应症
只要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禁忌症
肺大疱和未经引流的气胸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
严重肺出血
气管食管瘘
EG:重型颅脑外伤伴颅底骨折、深昏迷,口鼻出血:经口气管插管最佳选择
操作方法
常见参数设置和注意事项
潮气量设置:5~12ml/kg
常见报警原因与处理
患者的病情观察重点
1. 呼吸功能
缺氧:出现脉搏、呼吸增快,需严密观察
二氧化碳潴留:皮肤潮红、多汗和浅表静脉充盈
低氧血症:口唇和甲床青紫
2. 循环功能
3. 意识
4. 血气分析
5. 体温
6. 其他
注意事项
1. 预防脱管
2. 预防气道堵塞
3. 预防气道损伤
4. 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5.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无创机械通气
不需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通过口鼻罩、鼻罩等方式与患者连接
缺点:需要患者清醒配合
患者的观察
1. 通气效果
2. 呼吸机工作状态
3. 漏气补偿
4. 人机配合程度
5. 其他:气道分泌物、胃肠胀气、反流、误吸
常见报警原因与处理:参考有创
第四节镇痛镇静
镇痛
1. 常见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
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芬太尼
注意患者呼吸抑制
非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
局麻类镇痛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2. 非药物干预方法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
注意力分散法
相信法
深呼吸和逐步放松法
3. 给药途径
常规给药方式:口服、肌内注释、静脉注释和经皮给药
皮下持续注射:将镇痛药以微量注射泵为动力持续推注到患者皮下(常腹部)
硬膜外注射
患者自控泵
镇静药物给药途径
以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为主
镇痛镇静的实施
设定管理目标
设置合理的镇痛镇静目标
能自主表达的患者:NRS(数字评分法)<4分
不能表达、运动功能良好、行为可以观察的患者:BPS(疼痛评估量表)<5分、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3分
正确评估
每日镇静中断
药物撤离
先镇痛后镇静
先停镇静后停镇痛
有计划递减药物剂量
保证患者安全
镇静镇痛的监测与护理
遵医嘱正确用药
严密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
严密监测和预防并发症
1. ICU活动性肌无力
2. 循环功能抑制
3. 呼吸功能抑制
4. 消化功能影响
5. 其他: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但不会出现颅内出血
谵妄的预防和治疗
ESCAPE集束化策略
1. E:early mobility exercise 早期运动
2. S:sleep management,SAT,SBT 睡眠管理,自主觉醒试验
3. C:calm choice of sedation 镇静药物选择
4. A:assess pain and analgesia 疼痛评估,及时镇痛
5. P:psychosis evaluation 精神状态评估
6. E:emotional communication 情感交流
家庭成员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