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毛概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概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总结。《毛概》考试闭卷简直就是噩梦,如何快速记忆书本中的考点,本篇思维导图从“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等几方面对毛概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描述,希望我们考试必过!
编辑于2021-05-13 23:50:35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 年 俄国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 国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 新的世界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 进分子开始用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 学的指导思 想。 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 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毛泽东思想正是 在这样的时代条 件下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实践基础:革命与建设(现实条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萌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示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中,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走向成熟:遵义会议(1935.1.15)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从哲学方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系 统阐述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理论著作中,科学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这一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新中国成立(1949.10.1-1978)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这一时期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集中体现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 革命和建设的主题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19-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基本点
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二是认为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
两个基本武器和三大法宝
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三大法宝
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956-1978)
社会主义革命
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的方针
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需要处理的矛盾
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在党与民主党 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处理好十大关系
《论十大关系》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队唯一宗旨
规定了规定了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根本原则
制定了三大规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 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中国革命战争在长 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一系列人民战 争的战略战术
中国成立后,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领导思想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定位: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具体政策策略
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 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 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并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公开斗争和秘密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隐蔽精干的方针; 对被打倒的反动统治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予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 得胜利
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基本观点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的重要思想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 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
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 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
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解决的党的建设问题
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 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解决方案
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三大作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达到 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 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鉴于我们党已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 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核心和实质)
内涵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根本目的)
定位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举措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现在并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群众路线(工作路线)
内涵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理论基础:本质上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定位
群众路线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举措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 众的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独立自主(根本立足点)
内涵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 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 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定位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独立自主,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举措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宽广道路,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思想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思想所体现的独特理论风格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迪。 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指导着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领导我们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等思想,关于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关于从思想上建党,加强执政党建设等思想,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泽东思想的问题,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和前进的历史 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伟大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
3、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 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党的拥护。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
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