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 绪论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以国家的名义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图详细地梳理了刑法总则的绪论、犯罪论、刑罚论等内容,法硕必看!
刑法之犯罪构成,从刑事责任,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方面进行分析与整理归纳,思维导图中数字是刑法具体条款,清晰明了方便记忆,可用于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及法学考研等方面的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总则
总则总则在基本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定罪和量刑两大活动
刑法论(绪论)
基础论
概念
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征
刑法制裁的严厉性
调整对象的专门性
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渊源及刑法的形式
刑法典,又称普通刑法,狭义刑法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目的论
刑法的目的决定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要求刑法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内容(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目的: (两大目的决定两大任务)
惩罚犯罪
惩罚任务: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作斗争
保护人民
保护任务:保护政治,经济,权利,秩序
刑法的任务要求刑法发挥作用
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刑法的机能
规制机能(约束):指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特定的行为
保护机能(惩罚犯罪):是指通过惩戒犯罪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
保障机能(保障人权):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法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
三大机能之间的关系:犯罪之前是规制,犯罪之后是保护,人权保障全过程
发挥作用的时间地点:刑法的效力
空间效力
属地管辖是基础
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通管辖按顺序
时间效力
生效时间
公布一段时间生效
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失效时间
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自何日起生效
自然失效
溯及力
从旧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
适用的对象:未决犯
从轻:比较法定刑而非宣告刑
未决犯要排除审判监督程序的案件(已生效的案件)
刑法修正案原则上也要遵守从旧兼从轻原则,司法解释不要求完全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新原则
从新兼从轻原则
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争议:刑法的解释
立法解释
法律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作出解释(制定)
在立法中对有关术语的专条解释
全人常以决议形式对刑法条文含义作出解释
司法解释
两高
学理解释(反向列举排除)
有权进行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机关以外的其他团体、机构、个人对刑法作出解释
按照解释的方法分
文理解释:根据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说明
论理解释
目的解释(看客体)
扩大解释(大于字面)
缩小解释(小于字面)
当然解释(轻重对比)
历史解释(看起源)
比较解释(参国外)
分则保护法益,总则确立基本制度保障人权
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法定化:罪法定、刑法定
明确化:罪明确、刑明确、禁止所有不明确
合理化:罪刑法定保障人权
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废除类推制度
适用平等原则
定罪、量刑和行刑的标准上完全平等,无对比不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社会危害性
主观恶性
再犯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