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导图
大学毛概政治学习笔记分享!这份思维导图整理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的主要知识点,内容包括:形成、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三大部分。没有时间复习的话,看这一张图就够了。
编辑于2021-05-18 14:49: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思想的形成
形成条件
国际因素
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稳定的外部环境)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创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
国内因素
科学的判断了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
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题
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队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组织涣散和腐败现象。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题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阶层发生了极大变化
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形成过程
酝酿阶段(1989年党 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0年初)
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要求
1989年8月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十四大:系统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
十四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五大: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
形成阶段(2000年初 至2001年7月)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 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0年6月,江泽民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就“改进党的作 风”发表重要讲话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全面 阐述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逐步深化阶段(2001年7 月至2002年党的十六大)
2002年5月,江泽民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 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十六大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 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 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核心观点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 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通过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 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 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 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怎么做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怎么做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树立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执政理念。
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 的成果
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怎么做
三者之间的关系:“三个代表”密切相联、 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 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 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主要内容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 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 形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 度;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必须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必须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 的三大基本目标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怎么做
依法治国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依法执政的能力
总揽全局的能力
其他思想
关于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
建立巩固的国防、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思想
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理论等
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 量之源。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提出必须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总结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