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解剖生理学-唾液腺
口腔解剖生理学人卫教材第八版思维导图,唾液腺:又称涎腺,主要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包含三大唾液腺: 腮腺 下领下腺 舌下腺,
一篇关于湖科口腔专升本体格检查思维导图,包含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肺和胸膜检查等。
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思维导图,包含了浅层结构、肌三角、颈后三角、 颈根部、颈动脉三角等。
口腔解剖生理学人卫教材第八版第五章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思维导图,主要包含表面解剖、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面部筋膜间隙及其连通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唾液腺
唾液腺:又称涎腺,主要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三大唾液腺: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一、腮腺
特点:人体最大的一对腺体,属于浆液性腺,约重20~30g,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一致。
1.腮腺位置和形态
位于:颜面两侧皮下,颧弓下方,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外方,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呈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的不规则锥体形。约有35%的人存有副腮腺
2.腮腺鞘
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由深浅两层筋膜包绕腮腺而形成。
由病毒感染的流行性腮腺炎,会导致腺体肿胀,而包绕其外层的筋膜致密,不易向外减压,张力感受器受到激惹,容易产生疼痛。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腺体内可形成多个分散的小脓肿,临床检查时,一般不会扪及波动感,在行脓肿切开引流时,只有将所有的脓腔间隔打通,才能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化脓性腮腺炎可以通过腮腺鞘深面筋膜结构的薄弱环节,向咽旁间隙和外耳道扩散。
3.腮腺管
管壁较厚,有一定的韧性,长约5~7cm,管径0.3~0.5cm。腮腺腺泡细胞分泌的唾液,经闰管、分泌管、小叶间导管汇合入腮腺管而排入口腔。腮腺管单干型约占70%左右,其他有双干型和三干型,双干型及三干型腮腺管从腺体前缘穿出后即汇成总导管。
腮腺管在颧弓下缘1.5cm处从腺体前缘穿出向前行走,与颧弓平行,越过咬肌表面,在其前缘处近直角向内,穿过颊脂垫和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颊面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开口处的黏膜略有隆起,称为腮腺管乳头
腮腺管的体表投影:耳垂下缘至鼻翼下缘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临床检查挤压腮腺时,能够见到清亮的液体从腮腺管开口处流出。
临床意义:腮腺管是寻找面神经颊支的解剖标志。
4.腮腺的毗邻
(1)上面:颞浅静脉、耳颞神经(有时在颞浅静脉后)、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及颧支。(湖科选择)
(2)前内侧面:面横动脉及静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管、面神经下颊支及下颌缘支。
(3)后内侧面: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茎突以及附力于茎突的肌肉。面神经干从乳突压迹和茎突压迹之间进入腮腺。
(4)浅面:皮肤、浅筋膜、颈阔肌、腮腺鞘浅层。面神经下颌缘支(有时位置改变)面神经颈支、下颌后静脉
5.腮腺的血管分布、神经支配以及淋巴回流
(1)腮腺血液来自颈外动脉分支,主要由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供应。静脉主要由下颌后静脉回流至颈外静脉。
(2)腮腺的神经支配:
①感觉神经:来自于耳大神经的分支和耳颞神经腮腺支中的感觉神经纤维。耳大神经可作为修复面神经搭桥的供体神经。
②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于腮腺及耳颞神经分布区皮肤、汗腺、立毛肌 。支配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延脑的下泌涎核,其纤维随舌咽神经的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达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伴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腮腺切除后可能会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
③淋巴回流:腮腺区淋巴结一般约为20个,为腮腺浅淋巴结和腮腺深淋巴结。
耳前淋巴结(约4个)、耳下淋巴结(约1~4个)腮腺深淋巴结(约5~10个)
二、下颌下腺
以浆液性为主的混合性腺,重约10~20g
1.位置形态:呈扁椭圆形,左右各一,位于下颌骨下缘,二腹肌前腹和后腹共同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向前达二腹肌前腹,向后借茎突下颌韧带与腮腺分隔,向上至下颌骨体的内侧面,向下覆盖于二腹肌间腱。
2.下颌下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在下颌下区分为深、浅两层,包绕下颌形成下颌下腺鞘。浅层筋膜致密,附着于下颌骨下缘。深层疏松附着于下颌骨内侧面的内斜线。
3.下颌下腺管:长5cm 直径2~4cm。导管起自于下颌下腺浅部的深面,沿腺体的深部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再经过舌下腺内侧、颏舌肌的外侧行向前内方,途中有舌下腺管汇入,最后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
4.下颌下腺的毗邻
①外侧面②下面 ③内面
5.下颌下腺的血管分布、神经支配以及淋巴回流
(1)血管分布:源自于:面动脉及舌动脉的分支。
(2)神经支配: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舌神经分支
副交感神经:下颌下神经节
(3)淋巴回流
3~6个 主要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下颌腺之间。
三、舌下腺
三对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重约3~4g,属于混合性腺。
1.位置形态:呈细长扁平状,位于舌下区
2.舌下腺管:8~20条。临床作造影时,自舌下肉阜导管开口处注入碘油造影剂,有时舌下腺也能显影。
3.血管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
(1)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舌神经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干颈上神经节,形成动脉神经丛。副交感神经起自上泌涎核,
(3)淋巴回流:颈深上淋巴结群
四、小唾液腺
分布于口腔及咽部的黏膜下层,腺体总数约在450~750个。
1.唇腺(舍格伦)混合性腺 下唇是黏液腺囊肿好发部位。
2.颊腺:黏液细胞混合性腺
3.腭腺:黏液腺
4.舌腺:浆液腺 黏液腺 混合腺 组成
5.磨牙后腺:混合性腺 以黏液性腺泡为主
五、唾液腺的增龄性变化
见P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