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5祛暑剂
祛暑剂
1. 概述
凡以祛除暑邪作用为主,用于 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暑剂。
八法中“清”法
2. 适用范围
主治:夏月暑热证
热+扰心+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贪凉饮冷而生湿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故暑病多表现为:
身热、面赤
心烦、小便短赤
暑气通于心
口渴、汗多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舌红、脉数/洪大
3. 方剂分类
祛暑解表剂+祛暑利湿剂+清暑益气剂
4. 配伍规律
暑多挟湿——祛湿
5. 注意事项
注意暑病本证、兼证和主次轻重
暑从热化→不宜过于温燥 湿重暑轻→暑被湿遏→不宜过用甘寒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为正治法
祛 暑 解 表 剂
1. 香薷散
治疗阴属证常用方
香薷、炒白扁豆、姜制厚朴
君: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 臣:厚朴:行气化湿 佐:扁豆:健脾渗湿 使:酒少量:助药力布散
冬月可把白扁豆换成白术
阴暑轻证用香薷散 重证用藿香正气散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阴暑
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
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 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2. 新加香薷饮
暑湿寒三气交感,表里同病
香薷、扁豆花、银花、连翘、厚朴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
新加香薷扁豆花,厚朴连翘金银花, 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解表法
3. 清络饮
鲜金银花、鲜扁豆花、西瓜翠衣、 丝瓜络、鲜荷叶边、鲜竹叶心
袪暑清热
暑伤肺经气分轻证
身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 暑伤肺气轻清剂,平时饮用预防先
祛 暑 利 湿 剂
1. 六一散
治疗暑湿证基础方
滑石、甘草 6:1
君——滑石六两:清热解暑、利水渗湿 上可清心肺暑热,下可清膀胱利水道,使暑湿从小便而出 佐使——甘草一两:清热和中 与滑石相合,既防寒滑伐胃,又使利湿不伤正,兼止尿道涩痛
清暑利湿
暑湿证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
六一滑石同甘草,暑热烦渴泻痢保, 法在清暑兼利湿,统治表里及三焦
2. 桂苓甘露饮
为清暑利湿之常用方
滑石、茯苓、炙甘草、白术、 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猪苓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暑湿证
发热头痛,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及霍乱吐下
桂苓甘露散河间,暑湿伤中烦渴连, 滑石石膏寒水石,五苓甘草一方煎
清 暑 益 气 剂
1. 清暑益气汤
暑热气津两伤证常用方
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 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
君——西瓜翠衣:清热解暑,止渴除烦,兼利小便 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 臣——荷梗:清热解暑 石斛:养胃生津 麦冬:养胃生津,清心润肺 佐使——黄连:清心除烦 知母:泻火除烦,兼可滋阴 竹叶:清心除烦,降火利尿 粳米+甘草:益气养胃,和中调药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暑热气津两伤证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脉虚数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清补并行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为正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