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行为
司法考试柏浪涛刑法精讲课思维导图总结。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用六个字简述就是应为、能为、不为。就其法律特征而言则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本图介绍了司法考试中主观要件事实认识错误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层层辨认、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图中思路清晰、解说详细,赶快收藏下图吧!
(客观)违法阻却事由思维导图。该导图详细介绍了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时间条件、意思条件等。
司法考试柏浪涛刑法精讲课思维导图总结。结果加重犯,又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上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发生了严重的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四、行为
1. 危害行为
(1) 降低危险与替代危险
(2) 被害人自陷风险
2. 不作为犯的基础知识
(1) 作为:违反禁止性规定;不作为:违反义务性规定
(2) 真正不作为范: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
(3) 不真正不作为犯:既可由作为也可由不作为构成犯罪
不作为:有消除危险的义务却消极地不履行该义务
作为:积极的制造危险且制造的危险达到通常性危险的程度
(4) 判断顺序:先看有无作为义务,有,不履行就是不作为;构成作为,按犯罪处理,不构成,按不作为犯罪处理。
(5) 持有:持有型犯罪属于作为犯罪 ★只有维持非法持有状态,才构成持有型犯罪
(6) 作为与不作为的关系:产生竞合时,优先认定为作为
3. 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
(客观要件)成立条件:①负有作为义务②具有作为可能性③不履行该义务④与相应作为犯具有等价性。★应为→能为→不为→具有等价性
不是一切法律规定的义务都能成为刑法的义务
(1)负有作为义务(应有)
①对危险源的监管义务
正当防卫产生作为义务的条件是:防卫过当
紧急避险可以产生作为义务
法令行为不会产生作为义务
②对法益对象的保护义务
(2)具有作为可能性(能为)
从行为人自身能力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判断
(3)不履行(不为)
结果避免可能性
(4)等价性(程度)
判断客观危害程度时,应先考察行为人对危险的支配程度
(主观要件)过失或故意
故意的不作为犯
①事实认识错误
②法律认识错误
故意的不作为犯也有既遂和未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