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妇科-带下病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症状包括白带异常等。白带过多可能是湿邪内生与外感之别导致的,而白带过少则可能是肝肾亏损、血枯瘀阻所致。
这是一篇关于喉痈的思维导图,喉痛是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特征的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的痈肿。
这是一篇关于伤风鼻塞、鼻疔、鼻疳的思维导图,伤风鼻塞是因感受风邪所致的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西医为急性鼻炎。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耳鼻喉科思维导图,包含了定义、诊断要点、鉴别、辨证要点、西医治疗、 预防与调护、 预后及转归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带下病
带下过少
定义
带下量少,甚或全无,阴道干涩,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
雌激素水平低落
病因
禀赋不足
房劳多产
大病久病
七情内伤
肝肾亏损
脾胃虚弱
产后血晕
经产感寒
血枯瘀阻
任带失养
诊断要点
病史
卵巢早衰、手术切除双侧卵巢、盆腔炎性疾病、反复流产、产后大出血等病史
症状
带下过少,甚或全无,阴道干涩,痒痛,甚至阴部萎缩
体征
阴道粘膜褶皱明显减少或消失,或阴道壁菲薄充血,分泌物极少,宫颈、宫体或有萎缩
检查
引导脱落细胞涂片
内分泌激素测定
辨证论治
要点
虚为本(阴血不足,任带失养)→补为主(滋阴养血)
分型
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左归丸→崩漏
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小营煎
带下过多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
阴道炎、宫颈炎、内分泌功能失调等疾病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
病因病机
湿邪
内湿: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流注任带
脾虚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肾阳虚 肾者水藏,主津液
肝经湿热(湿热下注)
外湿
湿热下注
热毒蕴结
阴虚夹湿
病机
损伤任带
任脉失于固摄
带脉失于约束
经期、产后摄生不洁;或手术后感染病史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局部症状,或伴有全身症状
妇科检查:阴道炎、宫颈炎体征
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或局部病灶活组织检查
鉴别诊断
子主题
经间期出血
漏下
阴疮
子宫黏膜下肌瘤
白浊
虚证
脾虚→治脾(升、燥、运)
治法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
完带汤
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生之内
君
炒白术
山药
健脾祛湿
臣
人参
补中益气,助君药补脾气
苍术
燥湿运脾
白芍
养肝柔肝,肝木达而脾土自强
车前子
清热利湿
佐
陈皮
理气燥湿
柴胡
荆芥穗
辛散疏肝
使
甘草
调和诸药
肾阳虚→治肾(补、涩、固)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
鹿茸、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
潼蒺藜
温肾止腰痛
肉桂、制附子
补火壮阳,温养命门
菟丝子
补肝肾,固任脉
紫菀茸
温肺益肾
桑螵蛸
收涩固精
温肾为主
黄芪
补气健脾
白蒺藜
平肝疏肝
肝脾同治
虚实夹杂
阴虚夹湿→滋阴清利
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知柏地黄丸
实证
湿热下注→宜清宜利
清热利湿止带
止带方
热毒蕴结→宜清宜利
清热解毒除湿
五味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