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期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有关于长期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的思维导图,主要从肺通气、对换气功能进行了概述,需要的请收藏。
脊髓损伤(SCI)评定青壮年男性多见早期肌张力高比肌张,介绍了相关名词、 临床特征、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等。
髋部和臀部肌群功能及起止点,一张图带你完全了解相关内容,介绍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收藏!
言语—语言功能障碍评定知识总结,本图用于康复治疗学言语治疗的学习。比较小众,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长期运动与呼吸系统
肺通气
功能评价标准
肺容积(互不重叠)
潮气量(tidal volume,TV)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以500ml计算)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深吸气量(衡量最大吸气潜力)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VC,因测定时不限时间,所以不能充分反映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的畅通程度) ( 成年男性平均3500ml,女性2500ml)
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
最大呼气末尚存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功能残气量(FRC,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PO2和PCO2的过度变化)
+=肺总量
肺容量:肺容积两项或以上的联合气量
肺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6L-9L)
定义
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成人:12-18次/min)
最大通气量(尽力尽快,一般只测10s-15s,一般可达70-120L)
估计一个人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之一
通气储量百分比=(最大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通气量×100%
肺泡通气量(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对二者不同的影响
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加倍
每分通气量不变
肺通气量明显变化
因此一定程度深而慢的呼吸较浅而快的好(治疗)
(生理)无效腔
>≈(平卧)解剖无效腔(150ml)
:每次吸入气体,一部分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的容积
肺泡无效腔
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与血液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未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
长期运动对肺通气的影响
呼吸肌肌力增强
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增加
呼吸肌耐力增强
提高呼吸细胞氧化酶活性,缓解运动中呼吸困难的产生,减少运动所致血液乳酸浓度升高,保证运动持续进行
增加膈肌线粒体酶活性以及糖原含量,增强呼吸肌氧化代谢的能力
呼吸当量
每分通气量与摄氧量的比值
特点
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每分通气量将明显大于每分钟摄氧量的增加
最佳呼吸效率点(治疗)
呼吸当量最小的点
对换气功能
呼吸膜
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
肺泡上皮细胞层、
上皮基底膜
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
肺毛细血管基膜层
内皮细胞层
肺换气
通气的肺泡数量增多
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呼吸细支气管扩张,
呼吸膜表面积增大
肺部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
肺血流量增加
右心室输出量增加
组织换气
过程加快
O2或CO2分压差增大
气体交换面积增加
运动体温升高,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组织血流量
用力肺活量(FVC,尽力尽快,最大气体量)
用力呼气量(一定时间)
第一秒:83%FVC(反映肺活量容量大小)
动态:反映呼吸过程中所遇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