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部损伤思维导图
下图介绍了腹部损伤的知识内容,包括分类、诊断腹部损伤、空腔器官损伤、实质器官损伤、腹膜后血肿、脾切除术、损伤控制外科、总结归纳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06-30 19:59:49腹部损伤
分类
损伤方式
闭合性腹部损伤
最常见
钝器伤
皮肤没破。但有皮下的青紫瘀斑。脾损伤最常见(位置表浅),肾脏损伤第二常见
开放性腹部损伤
锐器伤
皮肤破了。最常见为肝脏(固定),其次为小肠(游离)
分类
穿透伤
壁层腹膜被扎透
分类
贯通伤:有入口,有又出口
盲管伤:只有入口,没有出口
穿透伤的4个“不”
1. 穿透伤的入口和出口可能不在腹部,而在胸、肩、腰、臀或会阴等部位
2. 有些腹壁切线伤虽然未穿透腹膜。但不能排出内脏损伤的可能
3. 穿透伤的入、出口伤道不一定呈直线
4. 伤口大小与伤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对比:泌尿系肿瘤:血尿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血肿会形成骨痂:血肿大小与骨痂大小不成正比 胰腺炎,血淀粉酶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非穿透伤
壁层腹膜没有被扎透
默认闭合
未明确损伤种类者,默认脾脏最易损伤。
空腔器官最常见损伤为小肠。
损伤器官
实质器官损伤
实质器官:蒂 供血
诊断:看液体(血液)。程度:看失血量。
很快就低血容量休克
腹腔
脾脏
移动性浊音+腹穿见血液+休克+腹痛及轻度腹膜刺激:腹肌紧张,肠鸣音弱
血液对腹膜的刺激最轻
肝脏
移动性浊音+腹穿见血液和胆汁+休克+腹痛及肝内胆道:重度胆汁腹膜刺激:腹肌紧张,肠鸣音弱
胆汁刺激腹膜重
后腹腔
肾脏
G-T或Cullen征+腹穿见血和尿+休克+包含肾内集合系统:重度尿液后腹膜刺激:腰背部疼,肠鸣音弱
空腔脏器损伤
空心器官:肠系膜 供血
诊断:看气体(漏气)。程度:消化液刺激。
6-8h内化学刺激;>6-8h,化脓感染
腹腔
小肠
诊断:肝浊音界缩小,消化液刺激:疼+重度腹膜刺激
X线见腹腔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
后腹腔
十二指肠
降段、水平段
诊断:横结肠系膜根部捻发音(剖腹探查),骶骨前触及捻发音(直肠指诊)
X线:后腹腔积气:右侧肾和腰大肌显影不清
消化液刺激:重度后腹膜刺激,上:右侧腰背部疼痛;下:右侧睾丸疼痛;肠鸣音减弱。
诊断腹部损伤
腹腔穿刺
部位:反麦氏点:左侧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
阳性率:90%
禁忌症:严重的腹胀
实质器官出血
腹穿→B超→CT
空腔器官
病例题:首选腹平片,最佳腹穿
单选题:首选腹穿,最佳腹平片
闭合伤剖腹探查
指征
1. 腹痛和腹膜刺激加重
腹膜炎定性:腹膜刺激征
腹膜炎加重:腹胀
2. 肠蠕动减少,明显腹胀
3. 全身情况恶化: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提问及白细胞计数上升
4. 膈下游离气体
5. 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血压不稳甚至休克(休克同时手术);胃肠出血
6. 腹腔穿刺抽搐气体、不凝血、胆汁
腹膜脱纤维作用失去纤维蛋白
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入路
腹中正口(首选)
探查顺序
腹腔
先上方:实质脏器(脾、肝)
再下方:空腔脏器:胃,十二指肠球部和升部、小肠、结肠、直肠
后腹腔
胰腺、双侧肾脏和肾上腺,十二指肠2、3
全探查完,再处理顺序
先处理实质器官出血,在处理空腔器官穿孔
空腔器官损伤
十二指肠损伤
发生率:1.16%,胃损伤:3.16%
小肠破裂
诊断
小肠内容物稀薄,早期即可识别
车撞或墙砸到脐周围中腹部,早期腹膜刺激重,腹腔细菌污染不严重
治疗
如果及时处理:I期修补或肠切除以后再吻合
结肠破裂
诊断
右半结肠偏向小肠,左半结肠偏向大肠
大肠内容物粘稠,早期不易发现
车撞或墙砸到左下腹部,晚期腹膜刺激重,腹腔细菌污染严重
治疗
如果未及时处理,I期造瘘,II期肠切除以后再吻合
直肠
诊断
既往史:骨盆骨折
直肠指诊(定性):摸到直肠破裂口,直肠内出血
怀疑直肠损伤而指诊阴性者,必要时性结肠镜检查
里急后重
腹膜反折之上
同结肠损伤,晚期腹膜刺激重,腹腔细菌污染严重
治疗
基础:乙状结肠双腔造瘘,2个月后关闭瘘口
关键:直肠破口修补或切除吻合
腹膜刺激征(定位)
腹膜反折以下
引起较严重的直肠周围感染,无腹膜炎表现
治疗
基础:乙状结肠双腔造瘘,2个月后关闭瘘口
关键:经会阴充分引流破口周围盆腔间隙
实质器官损伤
一、 胰腺损伤
发生率:1-2%
术中最可能出现合并损伤的脏器:十二指肠-胆总管
并发症:4周以后出现腹部包块
首选:B超,最佳:CT
治疗
胰腺颈、体、尾部
被膜完整的胰腺挫伤:局部引流
被膜部分破裂,但主胰管未断裂:丝线做褥式缝合修补
严重挫裂伤:胰腺近端缝合、远端切除术
胰头部
远端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胰头严重损伤无法修补者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胰腺假性囊肿
>6cm压迫胃,>6周囊壁成熟:内引流(把含有消化酶的囊液引流到胃肠腔内)
二、 脾脏损伤
最常见
初步诊断
既往史:车撞
现病史:左上腹疼痛(左肩放射痛:Kehr征)或晕厥
漏血
移动性浊音。脉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摔倒
轻度腹膜刺激征
查体:肠鸣音减弱
早期血色素或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确诊
首选:腹腔穿刺
腹部B超——最佳CT
治疗
A. 抗休克(平衡盐+悬浮红细胞)+同时手术(掐住脾蒂;轻度:修;重度:切)
B. 儿童切脾后,行自体脾片移植,可预防凶险性感染(OPSI:肺炎双球菌)
C. 术中将抽出的红细胞制备成CRBC(浓缩红细胞),再行自体血液回输
病理解剖分类
中央型破裂
破裂位于脾实质深部:易继发脾脓肿
车撞后出现左上腹瘀斑,过段时间,突发左上腹疼痛,寒战高热
被膜下破裂
破裂位于脾脏实质周边:易继发迟发性真性脾破裂
车撞后出现左上腹瘀斑,过段时间,增加腹压后,突发左上腹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出现休克表现
真性破裂
最常见:占脾破裂85%
破裂累及被膜
车撞后左上腹突发疼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通常需要切脾
三、 肝脏损伤
初步诊断
既往史:外伤性:车撞;病理性:乙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病史
现病史:右上腹或右下胸部疼痛;晕厥
漏血
移动性浊音。脉率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摔倒
重度腹膜刺激炎体征:胆汁性腹膜炎
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早期血色素或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晚期白细胞明显升高
确诊
腹穿:血液+胆汁
B超——CT
治疗
抗休克(平衡盐+悬浮红细胞)+同时手术(掐住肝蒂+外伤性:轻度修,重度:不规则切除肝脏;病理性:规则的解剖性肝切除)
腹膜后血肿
病因
骨盆或腰椎骨折;腹膜后脏器损伤(胰、肾、十二指肠);腹膜后血管损伤
表现
内出血:Grey-turner征;腰背痛,肠麻痹
尿路损伤表现:血尿
血中进入盆腔者可有里急后重感,并可通过直肠指诊触及骶前区伴有波动感的隆起
后腹膜破损者,血液流入腹腔,可通过腹腔穿刺诊断
最重要并发症
感染
治疗
血肿大小稳定:观察,预防感染
脾切除术
手术指征
原发性
异位:游走脾(异位脾)
占位:脾脓肿(中央型破裂继发感染)、脾囊肿,脾肿瘤(良性;恶性:肉瘤)
继发性
外伤性脾破裂
分级
I. 脾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
II. 脾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
修补
III. 伤及脾门
IV. 伤及脾蒂
切脾
门脉高压症脾亢
造血系统疾病
a.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5-6岁以上才能切脾)
b. 慢粒或急粒
c. 地中海贫血
d.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e. 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术后并发症
A. 腹腔内大出血
B. 膈下感染
C. 血小板血栓栓塞
脾切除后血小板骤升,未采用肝素预防性抗凝,导致门静脉主干血栓栓塞,表现为胃肠道的血回流不畅,胃肠壁严重水肿
治疗:等待连接门体之间的4条侧枝的开放+胃肠道禁食水、胃肠减压、肠外营养
D.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
原因: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
特点:主要见于婴幼儿,起病隐匿(开始酷似感冒),发病突然(突发寒颤高热)。发病率不高,死亡率极高
致病菌:肺炎双球菌
预防
坚持“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
≤6岁的小儿I、II级脾损伤
保留脾的脾修补术
≤6岁的小儿III、IV级脾损伤
首选:脾脏切除术+术中自体脾块网膜移植
次选:脾切除术+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损伤控制外科
定义
根据患者生理耐受程度,分三阶段(出时间短剖腹手术——ICU复苏——确定性手术),最大限度减少死亡三联征(低体温、代酸、凝血障碍)的出现
指征
1. 严重脏器损伤伴大血管损伤
2. 严重多发伤
3. 大量失血
4. 出现低体温、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
5. 在上述指标处于临界值而预计手术时间>90分钟
应用
结扎或填塞控制腹腔出血,严重感染的引流,通过肠造口解除梗阻及腹腔敞开解除腹腔高压
总结归纳
骨盆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
髂静脉损伤,腹膜后血肿
对腹膜刺激最严重的是
胰液
腹部损伤
患者观察期间,按照常规要求,每次检查腹部的间隔时间为:30分钟
剖腹探查者
良性病变:粘连尽量不动
恶性病变:连带周围组织一起切掉
腹腔穿刺
穿出血液迅速凝固:提示穿入血管或血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