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法第一章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民法的概述的思维导图,非常形象且直观的为我们罗列了关于民法的各个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民法学,大学民法,第四章,法学专业。民法第四章一共六个小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的始与终、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制度等。
这是一篇《民法学》第五章内容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主要的内容包含有法人的概述、成立和法人机关和其他机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民法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起源
一、民法来源于罗马法的市民法
二、罗马法有市民法与万民法之分
三、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二节:公法与私法
公法与私法是法学传统上的分类,有关何为私法有很多不同的学说。
一、利益说
“利益说”以法律所保护之利益为其区别标准,保护公益者为公法,保护私利者为私法。
二、主体说
以法律关系之主体为其区分标准,凡规定国家或者其他公共团体之间的互相关系,及国家或者其他公共团体与私人之间的互相关系为公法;凡规定私人之间或者私人团体之间的则为私法。
三、性质说
(1)权利关系说,即权利服从关系者为公法,平等关系者为私法。
(2)统治关系说,规定国家统治权发动关系者为公法,规定非统治权发动关系者为私法。
(3)生活关系说,国民生活关系为公法,社会的生活关系为私法。
第三节:民法的内涵
一、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形式民法:从形式上界定的民法,如各国的《民法典》
实质民法:从内容上界定的民法,只要是民事法律规范就称之为民法。(实质民法包括形式民法,也包括其他法律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二、普通民法与特别民法
普通民法:规范一般民事关系的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
特别民法:指的是特定方面的民事法律,如《物权法》、《海商法》
第四节:民法之解释
一、文理解释
根据法律条文的字义解释或文义解释。
二、伦理解释
伦理解释不拘泥于文义或字义,而依据一般的伦理法则。
(1)扩张解释:仅依字义不足以表示立法的真正含义,于是扩张法条的含义
(2)限缩解释:因法条的含义过于广泛的时候,便使用缩小解释
(3)反对解释:就是对于法律所规定的事项,就其反面而为之解释,便是反对解释。
第五节: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对象包括:1、财产关系 2、人身关系 3、平等主体
一、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
(1)是指参与民事关系的当事人在法律上的资格平等,当事人互不隶属、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而处于平等地位。
(2)双方意思自治,行都动自由,人格独立是前提,意思自治是具体体现。
(3)平等主体
①自然人,就是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人。
②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③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二、民事调整的财产关系
民法调整财产包括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1)财产归属关系,是指因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房屋所有权关系。
(2)财产流转关系,是指因为转移财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买卖房屋、出租财产。
三、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1)人身关系:指基于一定人格和身份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精神与道德上的利益,包括 人格和身份关系。
(2)人格关系:值因为民事主体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因生命、健康肖像而发生的利益关系。
(3)身份关系:指根据一定的身份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如依据亲属、监护而发生的父母对子女的监护关系。
第六节:民法的渊源
一、成文法
二、习惯法及习惯法例
三、法理
四、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
第七节:民法的适用范围
一、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以属地主义为主,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二、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一般而言我国民法适用于我国领陆、领空、领海、还包括根据国际法视为我国领域的我国驻外使馆,以及在我国领域外航行的我国船舶或飞行器。
三、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1)民法时间上的效力
①民法生效时间
(a)民法规范公布之日起生效
(b)民法规范公布一段时间后再生效
②民法的失效时间
(a)新法直接规定废止旧法
(b)旧法与新法相抵触的部分失效
(c)有国家专门机构颁布专门决议,宣告某些法律失效
(2)关于民法溯及力问题:一般没有溯及力,但在具体实施中也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