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椎管内麻醉思维导图
椎管内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又称半麻。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即神经根受到阻滞,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统称为椎管内麻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椎管内麻醉
蛛网膜下隙阻滞
有脑脊液流出起效快
适用于2到3小时以内下腹部盆腔下肢及肛门会阴部的手术
禁:颅内高压感染,脊柱畸形,凝血障碍,精神疾病
麻醉方法
腰椎穿刺术
3到4或4到5腰椎棘突间隙
刺破硬脊膜,蛛网膜,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滴出
麻醉平面的调节
是蛛网膜下隙阻滞中最重要的环节
重要因素:穿刺间隙高低,病人体位和注药速度
术中并发症
血压下降或心率减慢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术后并发症
腰麻后头痛
常见术后2-7日
搏动性疼痛,抬头或坐立位时头痛加剧,平卧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预防:细针,补液,去枕平卧4-6
处理:休息,补液2500-4000,镇静,扎紧腹部,生理盐水葡萄糖右旋糖酐于蛛网膜外隙注入
尿潴留
硬脊膜外隙麻醉
无脑脊液流出起效慢
常用与横隔以下各种腹部,腰部,下肢的手术
分类
高位阻滞c5-t6甲状腺上肢和胸壁手术
中位阻滞T6-T12腹部手术
低位阻滞下肢及盆腔手术
骶管阻滞肛门会阴部手术
黄韧带,负压,无脑脊液
麻醉平面调节
穿刺间隙,麻药容积,导管位置和方向药液浓度,注药方式,注药速度,病人情况和体位
全脊柱麻醉
最严重并发症
局麻药全部或部分注入蛛网膜下隙
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
脊神经根损伤
电击样异感向肢体放射
停止进针,调整进针方向
硬膜外血肿
尽早硬膜外穿刺抽出血液
导管拔出困难或折断
全麻
吸入麻醉
氧化亚氮,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
静脉麻醉
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米酯,丙泊酚
药物
肌松药
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并发症
反流与误吸
减少胃内容物滞留,促进胃排空
呼吸道梗阻
通气量不足
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高热,惊厥抽搐
气管拔管的拔管条件
意识肌力恢复
自主呼吸恢复
咽喉反射恢复
鼻腔口腔及气管内无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