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024 专升本 文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包含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发展等。
专升本 大学语文 《史记·垓下之围》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关于楚汉战争的纪传体文章。该文记叙了垓下之战项羽遭遇四面埋伏、士兵离散、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展现出项羽的勇敢和无奈。
2024 专升本 语文,通过合理安排不同结构位置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略文章的精髓。
2024 专升本 语文,《风波》是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小说,小说以辫子风波为核心事件,聚焦张勋复辟这一社会重大事件,透过江南水乡的小镇六斤家的贫寒破败的景象,展现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深重危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一)改易旗帜
东北易帜/改易旗帜:标志着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 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单、判)
(二)国民党的性质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判)
(三)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呢?(单否)
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全国性特务系统;
2、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
3、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大批进步书刊被查禁,许多进步的作家被监视、拘捕乃至枪杀。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起义的方针(单、判)
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在发言中突出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单)
概括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武装斗争)(单)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单)
3、三大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单、判)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南昌起义(单、判)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
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秋收起义(判)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3)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
但实践再一次证明:想通过城市武装起义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朱德领导;成立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单、判)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四篇文章《山、火、本、红》
《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单)
(2)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古田会议(单、判)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单)
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1931年毛泽东和邓子恢: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单否)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单、判)
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发展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判断)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单)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单、判)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单、判)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单、判)
二、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1935年1月7日: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单、判)
三人小组: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单、判)
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材、背)
遵义会议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单、判)
遵义会议: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三、红军长征胜利和迎接全民族看战
(一)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单、判)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立场性,单否)
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材、背)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单否、材、背)
(二)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看战
1935年12月,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说明了党的政治策略上的诸多问题是哪篇文章: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单)
1936年12月,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争论,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法的诸问题: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单)
1937年,揭露和批评党内在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