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会计知识导图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本图介绍了中级会计第二章存货的初始计量、期末计量、确认等知识内容。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下图梳理的内容包括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特征、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内部研发支出,内容丰富全面值得收藏学习哦!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的知识点有减值、折旧、后续支出、确认、初始计量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存 货
确认
1.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 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 或 商品(库存商品) 、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 耗用 的 材料 和 物料等 。
2.最基本的特征
持有目的:为了出售
区别于“固定资产”
3.下列“属于”存货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 土地使用权
已经取得商品所有权,但尚未验收入库的 在途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代销商品
已经发货但存货的风险和报酬 并未转移给 购买方的发出商品
初始计量
初始计量:按成本进行
(一)外购
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
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2.包含
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3.具体内容
相关税费
进口关税
消费税
资源税
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运输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其他
包装费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入库前,仓储费用
(二)委托外单位加工
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
一定计入存货成本
(1)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
(2)加工费(不含增值税)
“不一定”计入存货成本
(1)消费税
不计入存货成本
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计入存货成本
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
a.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
b.或用于继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
(2)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
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
不可以抵扣,计入存货成本。
(三)自行生产的
存货成本
1.直接材料
(生产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
加工成本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
1.发生各项支出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
2.完工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四)其他方式取得
投资者投资
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等
一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通过劳务取得
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
其他:直接费用
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
企业合并
(五)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应计入当期损益
(1)营业外支出
自然灾害
超定额的废品损失
(2)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
(3)制造费用
a.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等
b.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c.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2.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管理费用”
特殊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例如,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所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
3.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
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
预付账款
取得相关商品时
"销售费用"
4.一般产品的设计费用
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
期末计量
1.计量原则:二者孰低
低的金额 = 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
A.存货成本
B.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产成品、商品等)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确定材料的可变性净值,先要判断产成品的成本与可变性净值大小。
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
该材料按照"材料成本"计量
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应当按照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估计售价的确定
有合同
合同价格
超出合同部分
市场价格
存货可变现净值为0的情形
(1)已霉烂变质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二者差额
存货账面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成本 > 可变现净值(小)
(1)计提
条件:存货的可变性净值 <成本
先计算期末余额,再计算出发生额。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所得税影响
①应纳税调增;
②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3)销售结转
条件:已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后,对其中部分存货销售
要求: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已对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存货成本(小) < 可变现净值
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 0
倒测发生额,看是否需要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
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会计分录(相反)
贷:资产减值损失
①应纳税调减;
②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③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成品de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合同价格/市场价格 -估计销售税费
产成品de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销售税费
产成品没跌价,原材料就不跌价
需要加工的材料存货
1、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产成品没有减值,材料就直接按材料成本计算,材料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材料按“材料成本”计量
2、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照“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材料de可变现净值=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销售税费 -完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