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镇静催眠药
临床医学,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能够引起震惊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传染病学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静催眠药
定义
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能够引起震惊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分类
苯二氮卓类
长效类
代表药物
地西泮、氟西泮
应用
抗惊厥等
中效类
硝西泮(带“硝”)
催眠等
短效类
劳拉西泮(4个字)、三唑仑
抗焦虑
药动学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其中三唑仑吸收最快
Tmax1小时,但主要经肝药酶代谢,多数药物可转化成去甲地西泮,最后转为奥沙西泮,其活性与母体相似,所以半衰期延长。(代谢产物也有活性)
连续应用长效药物,要防止药物及代谢物在体内蓄积
BZ代谢产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无活性产物(在肝代谢),由肾排出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枢抑制,随着剂量加大:
作用
在低于镇静剂量时就显著改善症状
用途
各种焦虑症
镇静催眠
特点
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影响小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持续时间,减少夜惊夜游症
对REM影响小,停药后出现反跳性FWS延长较巴比妥轻,依赖性、戒断症状较巴比妥类药物轻
REM/FWS:快动眼睡眠时相
和巴比妥类比较
各种失眠
麻醉前给药(让患者不那么紧张)和心脏电击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
抗惊厥抗癫痫
用于破伤风、子痫、小二高热所致惊厥
地西泮静脉注射首选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中枢性肌松作用
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等引起的肌僵直
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所致的肌肉痉挛
抑制呼吸循环中枢
作用机制
激动GABA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GABA是脑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的频率(使细胞抑制),而呈现中枢抑制效应 即γ-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
不良反应
毒性较小,安全范围更大(和巴比妥类比)
中枢抑制
治疗量下常见不良反应:嗜睡、头晕、乏力、影响技巧性操作和驾驶安全
大剂量偶有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肌肉无力
呼吸和循环抑制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故宜缓慢静脉注射
致死的情况: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和酒精一起服用
耐受性和成瘾性
有,但较巴比妥类发生率低,戒断症状较迟、较轻
过量中毒
特效拮抗药氟马西尼
巴比妥类
长效
苯巴比妥鲁米那
中效
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短效
司可巴比妥
超短
硫喷妥钠
药理作用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剂量加大
镇静
催眠
缩短REMS,改变正常睡眠模式,引起非生理性睡眠 长期用药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REMS反跳性显著延长,出现多梦等睡眠障碍 不良反应多,安全性低,已不作为镇静催眠药常规使用
抗惊厥、抗癫痫
抗各种惊厥: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
抗癫痫:可用于强直痉挛性发作和部分性癫痫发作
麻醉
区别于苯二氮卓类
硫喷妥钠静脉给药,用于静脉麻醉或诱导麻醉
激动GABA受体的不同位点(与苯二氮卓相比)
多而重
后遗作用
宿醉现象,服用巴比妥后翌日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
依赖性和成瘾性
呼吸中枢
呼吸深度抑制是巴比妥类药物致死的主要原因;且无特效解毒药
耐受性
因为巴比妥类药物是肝药酶诱导剂
所以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特别是苯巴比妥,可使肝脏药物代谢酶活性增高,加速巴比妥类药物代谢,可产生耐受性
也可加速洋地黄毒苷、苯妥英钠、口服抗凝血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甾体类激素等的代谢,导致药效减弱
中毒及解救
中毒原因
一次误服10倍催眠量(安全范围窄,治疗指数低) 静脉给药时,用量过大或注射过快
中毒表现
深度昏迷、瞳孔散大、血压下降、体温降低 呼吸抑制,呼吸循环衰竭
直接死因
深度呼吸抑制
中毒解救
对因治疗 (排除毒物)
碳酸氢钠、乳酸钠碱化尿液促排泄
对症治疗
维持呼吸循环
其他
水合氯醛
抗惊厥(直肠给药)
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
失眠症一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