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
这是一篇关于导论的思维导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导论
政经的由来和演变
由来
古希腊时期,色诺芬提出奴隶主的生产活动为“经济”
重商主义:蒙克莱田提出“政治经济学”(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
新古典经济学: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演变
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到大卫·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生产关系
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经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马政经研究的出发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自然属性)
定义: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渗透因素:科学技术、管理……
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属性)
生产关系是马政经的研究对象
狭义:人们在直接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四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生产
内容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法律、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经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性质:马政经体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任务
阐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不已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必然性;不能说明自身
表现为经济规律具有长方形、普遍性、强制性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
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
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科学抽象法、数学方法、定量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经的创立和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经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思考题
马政经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生产力,以资研究二者矛盾,以社调整二者关系
为什么马政经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马政经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具有阶级性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统一:工人阶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正确揭示了积极发展规律,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
经济规律客观性的认识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
只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与其相适应的经济规律就能产生并发生作用
经济规律不随人的主观意志变化,人不能改变经济条件,因而不能改变经济规律
对马政经研究方法的认识
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科学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