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施工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招标方式程序及合同计价方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施工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招标方式程序及合同计价方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1-16 10:43:09第二章 施工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 施工招标方式程序及合同计价方式
施工招标投标
施工招标方式与程序
招标方式
公开招标
概念
无限竞争性招标,招标人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标公告, 邀请具备条件的法人或组织投标竞争
优点
可在较广范围内选择承包商,投标竞争激烈,有利于招 标人将工程项目交予可靠的承包商实施,并获得有竞争 性的报价
缺点
工作量大,招标时间长、费用高
邀请招标
概念
有限竞争性招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形式邀 请预先确定的若干家符合条件的法人或组织投标 竞争
优点
不需要发布招标公告和设置资格预审程序,可节 约招标费用、缩短招标时间
缺点
邀请对象的选择面窄、范围较小,投标竞争的激 烈程度相对较差,进而会提高中标合同价
招标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开招标一类是邀请招标,因为公开招标面向的范围广,竞争激烈,可以获得获得有竞争性的报价。缺点:因为广,招标人多,所以工作量大,时间长,费用高,邀请招标有限竞争,内部消化,在符合的里面选最优的。因为内部消化所以可以节约招标时间。
施工招标程序
招标准备—招标过程—决标成交
1.招标准备
(1)组建招标组织
自行招标
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 评标的能力
委托招标
能够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相应专业力量办理招标事宜
(2)办理招标申请手续
(3)进行招标策划。包括:划分施工标段、确定承包模式、选择合同计价方式等。
(4)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资格预审文件
资格预审公告;申请人须知;资格审查办法;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格式;项目建设概况、招标人对资 格预审文件所作的澄清、修改等
招标文件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评标办法;合同条款及格式;工程量清单;图纸;技术标准 和要求;投标文件格式;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此外,招标人对招标文件所作的澄 清、修改
招标准备的内容有哪些顺序1.组建组织2.办理招标手续3.进行招标策划4.编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
2.施工招标过程
(1)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
(2)进行资格预审
①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②发售资格预审文件
■ 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 异议处理:投标人应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2日前向招标人提出,招标人应自收到异议之日起3日内做出答复。
③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或修改
■ 时间: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至少3日前,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3日的,招标人应顺延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截止时间
④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递交
⑤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
■ 适用: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
■ 组成:招标人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组成,5人以上单数,专家不少于总数2/3
⑥ 审查资格预审申请文件
■ 环节:初步(名称、签字盖章、格式、联合体牵头人等)、详细审查(资质、财务等)
■ 方法: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
⑦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澄清或说明
资格审查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要求申请人对所提交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说明。招标人和审查委员会不接受申请人主动提出的澄清或说明
⑧ 提交审查报告
⑨ 通知和确认。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3)发售招标文件和组织现场踏勘、召开投标预备会
投标人踏勘现场发生的费用自理。
招标文件的澄清和修改:招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至少1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15 日的,招标人应顺延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4)开标与评标
①投标文件的递交和接收
不予受理:
①未按要求密封和加写标记
②逾期送达
③未送达指定地点
招标人收到后,向投标人出具签收凭证。开标前不得开启。
②组建评标委员会。
■ 招标人应负责组建
■ 成员名单一般应在开标前确定,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
■ 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般项目)或直接确定(技术复杂、专业性强或有特殊要求)
③开标
④评标
■ 初步评审: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有计算错误的,总价金额与依据单价计算出的结果不一致时, 以单价金额为准修正总价,单价金额小数点有明显错误的除外;
书写有错误的,投标文件中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时,以大写金额为准。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报价的错误予以修正后,需请投标人书面确认,作为投标报价的金额。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详细评审:
方法一: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价低→高)
方法二:综合评估法(分数高→低)
3.施工决标成交
确定中标人→合同谈判→签订合同
■ 应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 招标人最迟应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的,其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形式评审、资格评审、响应性评审、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机构评审标准
合同计价方式
(1)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
施工单位按一个总价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任务。
◇ 施工单位要考虑承担合同履行中的主要风险,投标时会报较高价格
◇ 适用:
①招标时已有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任务和发包范围明确,合同履行中不会出现较大设计变更。
②工程规模较小、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或承包工作内容较为简单的工程部位,施工单位可在投标报价时合理地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③工程量小、工期较短(一般为1年之内),合同双方可不必考虑市场价格浮动对承包价格的影响
可调总价
◇因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变动、工程变更及其他工程条件变化而使工程成本增加时,可按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调整
◇ 适用:
①工期较长(1年以上)的工程,投标报价时无法合理地预见合同履行过程中市场价格变动等因 素的影响 ◇调价方法:文件证明法、票据价格调整法、公式调价法
公式调价法
单价合同
■ 价款=实际完成工程量×所报单价
①单价:综合单价,非直接费单价 ②清单所列的量为估算工程量,非实际工程量
■ 适用:
①大多用于工期长、技术复杂、实施过程中发生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大型工程;
②建设单位为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初步设计完成后就进行招标的工程。
■ 优点:
①较为合理地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②在投标时不可能合理准确预见的风险因素可不必计入合同价,这样有利于建设单位取得较为合理的报价。
■ 分类
固定单价
◇ 无论发生哪些影响价格的因素,都不对合同约定的单价进行调整。
◇ 施工单位存在着一定风险
可调单价
◇ 约定实际工程量的变化超过一定比例时合同单价的调整方式
◇ 当市场价格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或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时,进行调整
◇ 施工单位的风险相对较小
成本加酬金合同
■ 合同价款=直接成本+应得酬金
■ 适用:大多适用于边设计、边施工的紧急工程或灾后修复工程
■ 分类
成本加固定百分比
◇酬金将随着直接成本的增加而增加
◇但不能激励施工单位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
成本加固定酬金
◇签订合同时约定酬金为某一固定值
◇不能鼓励施工单位关心降低直接成本,施工单位会关心缩短工期
成本加浮动酬金
◇约定:预期成本+固定酬金
◇实际合同价款
①实际成本=预期成本,合同价款=实际成本+固定酬金 ②实际成本<预期成本,合同价款=实际成本+固定酬金+奖金 ③实际成本>预期成本,合同价款=实际成本+固定酬金-罚款(限额为基本酬金)
◇对双方都没有太大风险,且又能促使施工单位关心成本降低和缩短工期
◇实践中,预期成本估算较为困难
目标成本加奖罚
◇仅有初步设计或工程说明书就迫切需要开工的情况下 ◇大致估算的工程量和适当的单价表编制粗略概算作为目标成本(可调的) ◇签合同时,以目标成本为依据,以百分比形式约定基本酬金和奖罚酬金 ◇直接成本>目标成本界限(如5%),扣罚金 ◇直接成本有节约,增加酬金 ◇还可另行约定工期奖罚计算办法 ◇有利于鼓励施工单位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不会承担太大风险
2.合同计价方式比较与选择
1)合同计价方式比较
2)合同计价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1)工程复杂程度
建设规模大且技术复杂的工程,承包风险较大,各项费用不易准确估算,因而不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2)工程设计深度
◇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详细而明确,可选择总价合同
◇实际量与预计工程量可能有较大出入,应优先选择单价合同
◇只完成初步设计, 工程量清单不够明确的工程,可选择单价合同或成本加酬金合同
(3)技术先进程度
对于施工中有较大部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又无国家标准的,不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而应选用成本加酬金合同。
(4)工期紧迫程度
对于一些紧急工程(如灾后恢复工程等),要求尽快开工且工期较紧的,可能仅有实施方案,尚无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在 投标时不可能报出合理价格,因此,选择成本加酬金合同较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