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院抢救大批伤员及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应急预案
医院抢救大批伤员及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批量伤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及上级部门安排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编辑于2024-02-23 17:27:40医院抢救大批伤员及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批量伤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及上级部门安排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这份思维导图涵盖医院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它包括事件监测、应急响应、医疗救援等环节,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措施,确保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高效与有序。📑✨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应急预案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进行详细制定。每个分支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包括具体的流程、责任部门、联络方式等。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医院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应对,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医院抢救大批伤员及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批量伤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及上级部门安排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这份思维导图涵盖医院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它包括事件监测、应急响应、医疗救援等环节,通过明确的流程和措施,确保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高效与有序。📑✨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应急预案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进行详细制定。每个分支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扩展,包括具体的流程、责任部门、联络方式等。这样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医院在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应对,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抢救大批伤员及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应急预案
总则
编制目的
科学、规范、高效的开展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的批量伤员的院内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及院 外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原则
依法规范、科学救援;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迅急反应、措施果断。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批量伤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及上级部门安排的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
组织体系
院急救领导小组
院前急救队
外派医疗急救小分队
预警和报告
开通院前到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急诊科配合 120 院前急救部门做好伤员的交接 工作,保证绿色通道各环节畅通无阻。
在日常工作中,收到求救信号后,由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抵达事 发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处置、转运。
当急诊科收到有大批伤员到达的信息时,要及时上报:正常工作时间上报XXX; 节假日及夜间上报医院总值班,总值班收到报告后,立即上报XXX及值班院长,XXX报 告院急救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处置流程。
应急响应
应急分组
现场协调组
协调各小组、各科室工作;协 调医疗应急资源和伤员收治;信息核实和信息统计汇总。
病情程序鉴别组
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及急诊科医护人员组成,迅速判断病情轻重缓急并依次安排,抢 救运转或现场诊治;分发病历登记病人,昏迷病人应给予无名氏 A、B、C 依次佩带在病人手 腕上病历随病人走。
现场诊治组
由院急救队或急诊科主任指定相关医师负责现场指挥,负责病员病历书写、诊断、治疗 等处置,包括病人入院,送手术室及留观等分流安排,急诊科护士协助医师完成现场各种治 疗和处置及留观病人安置工作。
病房组
相关专业科主任、医师、护士组成,负责入院伤病员的抢救治疗。
手术抢救组
由各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及相关专业医师、护士长负责对危重伤 病员进行迅速的诊断,确定抢救方案,协调各科手术事宜并及时手术。
安全保卫综合服务组
保卫科长、门诊部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划定抢救警戒线或临时抢救区,增加临时就 诊桌椅,增设临时记帐处,维持就诊秩序,确保轻、中伤病员有较舒适的休息和治疗环境。 对已死亡的伤病员尽快明确死者单位,无法辩明者应做好性别、估计年龄、相貌特征及财 务登记工作后尽快转送太平间。
协调接待组
负责伤病员在院内分布情况的了解掌握,包括死亡人数、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数 等,统计汇总工作。
掌握伤病员救治全部情况,随时向上级有关单位汇报(包括意外伤亡发生情况及 抢救经过);及时向伤员家属及组织通报伤病员病情及救治情况。
接待上级领导及新闻单位来访;做好伤病员慰问及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财务 结算手续。
应急抢救分类
轻度:凡伤病员数在 5-10 人,主要依靠急诊科力量实施抢救;
中度:凡伤病员数在 11-30 人,依靠急诊科、急诊综合病房及有关科室协调实施;
重度:凡伤病员数>30 人,全院动员,组织实施抢救。
应急抢救分区
红色区(抢救区)
收治对象: 有致命伤,需最优先处置的伤病员,如呼吸心跳骤停,气道阻塞,中毒窒息, 活动性大出血,严重多发性创伤,大面积烧烫伤,重度休克等。
工作人员:急诊科、相应科室医生和护士
职责:实施确定性治疗: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击除颤、洗胃、急诊手术准备等,生 命体征稳定后考虑和安排去向(如伤情严重,姓名无法了解者,采用代号代替)
黄色区
收治对象:有重伤但不致命者,如各种创伤,复杂、多处的骨折,急性中毒,中度烧烫 伤,疾病已陷入昏迷,休克等。
工作人员:急救创伤外科、急诊科医生和护士
职责:初步处理、补液、使用尽可能大号的留置针,同时抽血查血型、交叉配血等,给 予骨折外固定,评估病情,直接收治或手术治疗。
绿色区
收治对象: 伤病员神志清醒,身体受到外伤但不严重,疾病发作已有所缓解等。可容稍 后处理,等待转送。肢软组织裂伤、头皮破裂伤等。
工作人员:医护人员
职责:处置伤员
黑区
收治对象:确认已经死亡,不作抢救。
工作人员:医护人员
职责:填写病历、死亡证明、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抢救小组应立即给已受检的伤病患者,配置不同颜色 的标签(伤票),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
应急程序
急诊科分诊护士如遇 5 人以上成批的病员涌入,立即改变平时集中力量抢救某一 病员的处置方式,强调从整体着手,加强组织疏导工作,注重对全体伤病员按伤情分类,集 中优势力量优先处理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患者,配带抢救卡。
当成批伤病员到达或接到将到达通知时,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立即向院总值班或 医务部报告,由科主任、护士长根据情况先行决定实施分类方案,负责分工,统一指挥,调 配人力、物力,急救物资的配合,以保证人员及物资的充足使用。随时向医务部或院急救领 导小组汇报抢救进程。
医务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预案急救领导小组,并立即通知各急救队。急救队 在急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担负院内外大型多科配合的抢救任务,各级急救人员接到急救通知 必须在 10 分钟内到达急诊科;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医疗物品,扩大急救队伍。根据应急规模, 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调动一、二梯队人员。
对于传染病类、核化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批量伤病员救治,参照相应的应急预案执 行,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
应急响应的终止
当所有分区分类的伤病员均得到救治及处置,应急响应终止。
突发事件外派医疗队
我市、省或国家发生突发事件(如洪灾、火灾)需外派医疗队,遵上级指导,院长办公 会下达外派命令。由医务部从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抽调人员,组成医疗急救小分队,由后勤保 障部负责派车辆,药剂科暂借支药品,采购中心负责账蓬等生活所需物品,在召集令下达 6 小时内出发。同时医务部组织第二、三梯队,以备轮换。
后期评估
事件应急处置的评估,即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应对和处置工作。目的在于找出应 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应急处置的各个环节,包括预案设计、组织体制、程序流程、 监测预警、善后措施、保障准备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及时修订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急能 力。
应急保障
加强应急响应的及时性 加强各科室的应急值守工作;确保医疗急救通讯网络畅通;医院总值班熟悉预案启动应 急救援程序。
应急队伍的保障 应急救援队人员要相对固定,具有实战经验;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演练;重点开展及就 相关知识、技能和预案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科演练与协同演练。
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对急救设备和药品进行常规化管理,确保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的良好状态;应急物资做到 专人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维护;做好消杀药械、救治药品、诊断试剂、防护用品、检 测设备与器材、预防用药与生物制品等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