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0章 知识产权管理
软考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20章 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益。
编辑于2024-02-24 02:29:3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8章 职业道德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7章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6章 监理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监理通常直接面对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系统的工作关系,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双方关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8章 职业道德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7章 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第3版/第16章 监理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监理通常直接面对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系统的工作关系,在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双方关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知识产权管理
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益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防止不正当竞争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地理标志权等”
狭义的知识产权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特性
无体性
知识产权的对象是没有具体形体,不能用五官触觉去认识,不占用任何空间但能以一定形式为人们感知的智力创造成果,是一种抽象的成果
专有性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除权利人或法律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除非通过“强制许可”“合理使用”或者“征用”等法律程序,否则权利人独占或垄断的专有权利受到严格保护,他人不得侵犯
地域性
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知识产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受到地域的限制,这种地域性特征,是它与有型产权的一个核心区别。知识产区的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者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受法律保护,而其他国家则对其没有必须给予法律保护的义务
时间性
知识产权时间性的特点表明,这种权利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权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内容
著作权及邻接权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是著作权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由著作权法律关系得以发生的法律事实构成。没有作品就没有著作权,脱离具体作品的著作权是不存在的。
邻接权是与著作权相关的、类似的权利,通常指作品传播者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如: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等。
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共同点是它们同属知识产权范畴,保护期为 50 年,即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第 50 年的 12 月 31 日。
三要素
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主体或称著作权人,是指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国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的主体
著作权客体
著作权客体是指作品和作品的传播形式
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法律特征
独创性
可复制性
著作权内容
著作人身权
发表权
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决定作品何时、何地和以何种方式公诸于众。
署名权
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
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
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算改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
获得
注册取得制度
自动取得制度
其他取得制度
限制
合理使用限制
法定许可使用限制
强制许可使用限制
专利权
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包括
主体
专利权人
是指有权提出专利申请并取得权利权的人
包括
发明人或设计人
合法受让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单位
外国发明人或设计人
权利
独占实施权
转让权
实施许可权
义务
按规定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
不得滥用专利权的义务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客体
也称专利保护的对象,亦指可以取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
中国专利法所说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专利权的获取,必须经过专利申请和依法审批的全过程
专利权的权利和期限
(1)专利权人的权利
独占实施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
转让权:是指专利权人将其专利转移给他人所有,方式有出卖、赠与、继承和投资入股
实施许可权:是指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
专利权人的权利还包括标记权,署名权,获得奖励与报酬的权利
(2)专利权人的义务
按规定缴纳专利年费的义务:也称专利维持费,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不得滥用专利权的义务:是指专利权人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其利用专利权的方式并适度行驶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利益
(3)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4)专利权的保护和侵权行为
双重保护:
(1)以专利加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自身的发明创造,有助于发明创造的保护
(2)将易于公开的技术申请专利,而同时又将不易公开的技术以技术秘密方式保留
侵权行为:
(1)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行为;
(2)假冒他人专利行为;
(3)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
商标权
概念
商标是指能够将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并可被视觉所感知的标记。 商标权也称品牌,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冬种权利,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商标权的人
客体:商标权人所拥有的商标
内容
使用权
禁止权
许可权
转让权
续展权
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
商标权的侵权和保护
规范商标权归属,明确各自权利来防止商标权被侵权,特别是注册联合商标、委托作品、合作作品尤为如此。
保护和滥用
保护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知识产品
滥用
1)防止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
为防止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可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商业秘密等几个方面考虑。
2)避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为避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引起知识产权的滥用,可采取如下措施
(1)重视培养尊重知识产权意识,努力避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
(2)技术开发、商标注册、作品创作中,一定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充分检索,避免侵害本领域内的在先权利,避免与他人权利冲突
(3)通过转让、许可等方式获得他人知识产权时,进行充分考察,确保让权利行使的合法性,在相关协议中明确约定转让方、许可方关于知识产权合法性的保证责任
(4)专利方面,对于他人核心专利,可运用“包围”专利战略,进行交叉许可,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体系是指因调整智力成果归属、利用和保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法律体系由以下法律制度组成
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权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其他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