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全身麻醉药
临床医学 本科 药理学,具有麻醉作用,能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意识、感觉和反射 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以便进行外科手术的药物。
临床医学 本科 解剖学,颅的整体观是指将颅骨视为一个整体,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来观察和理解其形态、结构和功能。
临床医学 本科 内科学 血液病学,了解病人的家族病史、药物史、手术史、既往病史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全身麻醉药
概念
具有麻醉作用,能可逆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以便进行外科手术的药物。
镇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吸入麻醉药
体内过程
吸收
最小肺泡浓度(MAC)
概念:在常压(一个大气压)下,能够使50%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浓度
意义:MAC越低,药物麻醉作用越强
血/气分布系数
概念:指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中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意义:血/气分布系数越大,麻醉诱导时间越长(起效慢)
肺通气量和肺部血流量正比影响吸收量和速率
分布
脑/血分布系数
概念:指脑中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达到平衡的比值
意义:脑/血分配系数越大,麻醉效应越持久
代谢
无
消除
经肺以原形排出,脑/血和血/气分配系数越低,苏醒越快
作用机制
干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作用靶点有GABAa受体、NMDA受体、甘氨酸受体、阿片受体和神经元烟碱受体
乙醚麻醉分期
第一期(镇痛期)
麻醉开始到意识消失,出现镇痛及健忘的麻醉状态→与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抑制有关
第二期(兴奋期)
患者表现为兴奋躁动、呼吸不规则、血压不稳定→皮质下中枢脱抑制的表现
麻醉诱导期:禁术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患者恢复安静,呼吸和血压平稳为本期开始的标志 →随着麻醉再加深,皮质下中枢(间脑、中脑、脑桥)自上而下逐渐受到抑制,脊髓则由下而上被抑制
可细分为四级,三级实施手术,四级呼吸受抑制,紫绀,血压下降
第四期(延髓麻醉期)
呼吸停止,血压剧降→延髓中枢受到抑制 立即停药且人工呼吸复苏抢救
手术完毕停药后,患者将沿着与麻醉相反的顺序逐渐恢复,但通常没有第二期的兴奋期表现
常用药物
麻醉乙醚
优点: 1.麻醉分期明显 2.镇痛作用强 3.肌肉松弛良好 4.对肝肾毒性小,对呼吸、 血压几乎无影响。 缺点: 1.诱导期与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 2.刺激呼吸道分泌物 3.易燃、易爆 4.有特异臭味; 5.胃肠反应多 。
氟烷
优点: 1.诱导期短,苏醒快 2.麻醉作用强 3.刺激性小,不燃烧、不爆炸 缺点: 1.镇痛作用较弱,肌松作用不佳 2.扩张脑血管,升高颅内压 3.增加心肌对CA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 4.明显松弛子宫肌,产后出血 5.反复应用偶致肝炎或肝坏死
恩氟烷和异氟烷
与氟烷比较: 1. 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和舒适,苏醒快 2. 肌肉松弛良好 3. 不增加心肌对CA的敏感性 4. 反复应用对肝无明显副作用
氧化亚氮(笑气)
优点: 1.诱导期短,苏醒快,舒适愉快 2.镇痛作用强 3.不燃不爆 4.对呼吸和肝、肾功能无影响 缺点: 1.麻醉效能很低 2.骨骼肌松弛不完全 3.对心肌略有抑制
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
特点:脂溶性高,再分布 血→脑(起效)→脂肪(失效),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用
应用:临床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和脓肿的切开引流、骨折、脱曰的闭合复位等短时手术
禁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易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氯胺酮
特点:分离麻醉,对体表镇痛作用明显,内脏镇痛作用差,但诱导迅速。对呼吸影响轻微,对心血管具有明显兴奋作用
氯胺酮(ketamine) 为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NMD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药,能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质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 引起意识模糊,短暂性记忆缺失及满意的镇痛效应,但意识 并未完全消失,常有梦幻,肌张力增加,血压上升,此状态又称分离麻醉( dissociative anesthesia)。
应用:用于短时的体表小手术,如烧伤清创、切痂、植皮等
丙泊酚
机制: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发挥镇静催眠作用。其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
特点: 1.能抑制咽喉反射,有利于插管,很少发生喉痉挛 2.对循环系统有抑制作用 3.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减少脑耗氧量和脑血流量,镇痛作用很微弱
应用:可辅助用于脊髓和硬膜外麻醉
依托咪酯
机制:属于强效、短时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 可能也是作用于GABA受体,阻滞突触间的传递,并抑制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
特点: 1.静脉注射给药,起效迅速,并立即抑制大脑皮质而产生意识消失作用 2.诱导平顺,其作用强度约为硫喷妥钠的12倍 3.无镇痛作用,但能加强其他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4.具有减少脑耗氧量、降低脑血流量与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5.对循环、呼吸功能抑制轻微,安全界限较大,故主要用于不适宜采用硫喷妥钠作全 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患者
应用:适用于冠心病、瓣膜病,其他心脏功能差的患者
复合麻醉

麻醉前给药(Premedication)
手术前一晚服安眠药:苯巴比妥或地西泮 术前30分钟注射:苯巴比妥钠、阿托品、阿片类
基础麻醉(basal anesthesia)
术前肌注大剂量的巴比妥钠,使病人进入深睡状态
诱导麻醉(induction of anesthesia)
用硫贲妥钠或N2O使病人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然后改用其他药维持
合用肌松药
麻醉时加用琥珀胆碱
低温麻醉 (hypothermal anesthesia)
合用氯丙嗪+物理降温→体温28~30℃
控制性降压(controlled hypotension)
用短效血管舒张药(如硝普钠)适度↓BP,抬高手术部位(如颅脑),减少出血
神经安定镇痛术 (neuroleptanalgesia)
安定药(氟哌利多)+镇痛药(芬太尼)iv:意识朦胧、自主动作停止、痛觉消失 →适用小手术, 再加N2O及肌松药:达到 外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