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包含维新运动、清末新政:颁布学制、废科举、兴学量、制定教育宗旨、留学教育等内容。
这张思维导图讲述了教育心理学-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系统归纳了基础理论、罗杰斯的人本理论等知识,方便大家记忆和学习。
这是一张有关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详细的归纳了思想渊源、理论取向、基本观点、应用等内容。
这是一张关于学习及其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归纳了早期的认知主义、认知-发现说、有意义接受说、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原理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第十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维新运动
维新时期
早期改良派
全面学习西学:政治体制+科学技术
改革科举制度:挂牌拓考西学
建立近代学制
郑观应
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
小、中、大三级学制体系
书院改学堂
倡导女子教育
百日维新前
兴办学堂
由维新派为了传播思想而办
万木草堂(康有为)
湖南时务学堂(陈宝箴)
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具备近代三级学制的雏形
经正女学(梁启超)
国人创造的第一所女学
兴办学会、发行报刊
强学会、《强学报》《时务报》
评价
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办学校,讲西学,推动着维新思想启蒙
百日维新时
设立京师大学堂
简介
奏请人:李端棻
管学大臣:孙家儒
梁启超:《京师大学堂章程》
发展
1900 毁于八国联军
1902 恢复
民国初期 北京大学
性质
性质:全国最高学府,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宗旨:中体西用
西学比重高于中学
封建等级性非常浓厚
改革科举:废八股,改试经济特科
实力讲求西学,普遍设立新式学堂
百日维新时教育思想家
康有为
教育改革主张
教育作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措施
废八股,改策论
办学校,传西学
派留学,译西书
倡平等,重女教
《大同书》教育理想
教育愿景
“大同”理想社会
废除私有制、等级制,儿童公养、公教、公费
教育体系:前后衔接
人本院:出生前胎教
育婴院:0--3 身体护养
慈幼院:3--6 歌曲、语言、手工
小学院:6--11 以德育为先
女老师
中学院:11--15 德智体并行
大学院:15--20 开智为主,注重实验
男女老师均可
社会:三公社会 平等民主
男女平等,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教育
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梁启超
教育作用:开民智,伸民权
教育宗旨:新民 资产阶级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新国民
变科举,兴学校
倡导师范教育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
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
提出设立师范教育
目的:培养维新运动所需要的教师
原因
教育是天赋权力
女子优势
女子教育发达水平可以反映国势强弱
实践
废缠足
经正女学
倡导儿童教育
理论上:西方教育 循序渐进、直观、兴趣
实践上:从编写教科书入手
介绍西方学理,指导新政
学校制度:依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中国第一个提出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学制的人
5岁下 幼儿期
6--13 儿童期
14--21 少年期
22--25 成人期
论述教育经费、税收、普及教育
严复
教育目的
鼓民力、开民智、伸民德
中国近代从德智体建构教育目标的第一人
鼓民力:禁鸦片、废缠足、提倡体育
开民智:智育,改革科举,废八股
伸民德:德育,民主、自由、平等
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
锢智慧
坏心术
滋有手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全盘西化:自成体用
后来捉出:融会中西,兼备体用
清末新政
颁布学制
内容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未实施
整体:三段七级
年限:较长
重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
义务教育七年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近代第一个实施的学制
整体:三段七级
将幼儿教育机构纳入学制
义务教育五年
意义
积极
义务教育:有义务教育的出现,普及教育思想的传播
教育目标:德智体并重
重视实业教育、师范教育
班级授课制
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西学占主导地位
消极
一些学校“读经讲经”比重大
入学 封建等级制
排斥女性
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
废科举,兴学堂(1905)
废除步骤
废八股,改试经济特科
递减名额
完全停止
废除原因
为新办新式学堂,传播西学
步骤日益繁琐
附庸
腐败,积重难返
恰好配合兴学政策,新式学堂快速发展
给资产阶级革命派减少阻力,标志着封建旧教育体制正式结束
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中央:学部---尚书
地方:提学使司---提学使
制定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试
中国近代都一个正式官方宣布的教育宗旨
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
实行新政,倡导留学
甲午战争的失败
科举制的废除
经费少
培养大批人才、师资、政治 传播思想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退款兴学(庚款兴学)
简介:美国认为 1909年起 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 赔陪后退
机构
美国设:游美学生监督处
中国设:游美学务处 设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大)
流向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