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影像诊断学:胸膜病变
一篇关于影像诊断学:胸膜病变思维导图,包含了胸膜积液、气胸与液气胸、胸膜肥厚、黏连与钙化、胸膜肿块等。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胸膜病变
胸膜积液
X线
游离性胸腔积液
少量积液
站立时,仅见后肋膈角变钝
积液量达250mL,外侧肋膈角变钝、变浅
继续增加,外侧肋膈角消失,积液掩盖膈顶,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上缘第4肋前端下缘
中量积液
上界超过第4肋前端下缘,在第2肋前端下缘平面以下
上缘弧形凹面,患侧中下肺野均匀致密影
大量积液
弧形凹面上缘超过第2肋前端下缘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影,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局限性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脏、壁层胸膜发生黏连导致积液局限于胸膜腔某一部位
多见于胸膜炎,好发于下胸部侧后胸壁
切线位片: 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或偏丘状均匀致密影,边缘清楚,上下缘与胸壁呈钝角相交
叶间积液
局限于水平裂、斜裂内的积液
斜裂:叶间裂梭形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游离性积液进入叶间裂:多局限于斜裂下部,尖端向后上的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侧位片)
肺底积液
积液位于肺底与横膈之间,右侧多见
积液向上推挤横膈,圆顶最高点在偏外1/3,肋膈角深而锐利 (与横膈升高相区别)
CT
少、中量积液
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新月形液体密度影,边缘光整
俯卧位液体移至前胸壁下
整个胸腔液体样密度影,肺被压至肺门部呈软组织影,纵隔向对侧移位
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镜形液体密度影,基底宽而紧贴胸壁,与胸壁夹角呈钝角,边缘光整,邻近胸膜多有增厚,胸膜尾征
叶间裂处条带状、梭状、球状液体密度影
位置、走行与叶间裂一致,液体样密度,增强无强化
气胸与液气胸
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导致空气进入胸腔
液体、气体同时存在为液气胸
气胸区无肺纹理,气体密度
少量: 呈线状、带状无纹理区,呼气时显示较清楚
大量: 占据肺野中外带,内带为压缩的肺,呈均匀密度软组织样影,同侧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液气胸: 直立胸片可见气-液平面,严重时气-液平面可横贯患侧整个胸腔
脏、壁层胸膜黏连,可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气胸或液气胸
气胸: 肺外侧带状无肺纹理的极低密度区; 内侧弧形脏层胸膜呈细线状软组织密度影,与胸壁平行; 肺组织不同程度受压,纵隔向对侧移位,横膈下降
液气胸: 液体分布于背侧,明确的气-液平面,萎陷的肺边缘
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
原因:胸膜炎性纤维素性渗出、肉芽组织增生、外伤出血机化均可
胸膜肥厚与黏连常同时存在
轻度局限性胸膜肥厚黏连多发于肋膈角区
胸膜钙化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出血性机化、尘肺
局限胸膜肥厚、粘连:肋膈角变浅、变平; 广泛性胸膜肥厚、粘连,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肺野密度增高,肋膈角近直角,横膈升高,顶部变平,纵隔向患侧移位
胸膜钙化:肺野边缘片状、不规则点状、条状高密度影; 包裹性胸膜炎:钙化呈弧形、不规则形
胸膜肥厚:沿胸壁的带状软组织影,厚薄不均,表面不光滑,与肺的交界面多见小的粘连影; 厚度达2cm以上时多为恶性
胸膜钙化:点状、带状、块状高密度影,CT值接近骨骼
胸膜肿块
原发:多为胸膜间皮瘤,少为结缔组织纤维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
胸膜肿瘤:局限性、弥漫性(恶性); 肿块合并胸腔积液多为恶性
半球形、凸镜状、不规则形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与胸壁呈钝角相交
转移瘤可有肋骨破坏
广基与胸壁相连的软组织密度肿块
肿块周边与胸膜相延续形成胸膜尾征
增强:肿块多有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