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4健康促进学校
本图介绍了健康促进学校,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和特征、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原则和内容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和收藏!
编辑于2024-03-17 14:43:5214健康促进学校
重点难点
重点
健康场所的建设原则;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
难点
健康场所的建设原则、学校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方法。
健康场所及建设原则
一、健康场所的概念
1.健康场所的概念
场所是指特定的建筑物或公共空间活动处所。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场所”是人们从事日常活动的处所,它可以通过与周围环境、组织及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基于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优势
同一场所人群的特征相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需求基本一致
不仅可以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更有可能从政策、环境方面进行干预
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和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健康场所建设原则
1、参与(participation)原则
参与原则是指使人们能够诚挚主动地参与到有益于健康活动的过程。
人们的自主选择权得以进一步增强(即增权),提出影响他们生活的因素,倡导并实践相关的公共政策,设计和利用相关的社会服务,并通过大家的共同行动以消除健康危害因素。
使公众有机会影响相关健康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2、多部门合作(intersectional collaboration)原则
包括政府或组织内部各部门以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为了解决健康问题而一起工作。
多部门合作可以创造一个让社会不同部门和组织机构分享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机会。一项成功的社会行动,往往需要联合尽可能多的社会相关部门、采取跨部门的协调行动。
3、可持续(sustainable)原则
由于健康场所建设涉及众多的机构、部门和人员,因此在其起始之时,在参与和合作方面很容易出现考虑不周、协调不力、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导致虎头蛇尾甚至有始无终,因此可持续原则在健康场所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艰难
一、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意义和特征
学校健康促进
学校健康促进把所有有利于发展和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并与相关组织形成广泛地合作。
学校健康促进的目标人群可分为一级和几个次级
学校健康促进的概念
学校健康促进强调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属杜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有益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创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共同促进师生健康。
学校健康促进的意义
较大的经济效益学校健康促进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学校健康促进是实现全民基础保健的有效途径
学校健康促进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最重要途径
学校健康促进是学校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最根本措施
学校健康促进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原则和内容
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
提高儿童、青少年卫生科学知识水平
改善儿童、青少年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健能力
提高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降低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的发病率
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健康促进的原则
坚持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教育技能传授并重原则
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
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一的原则
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
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
学校健康促进的内容
1、学校健康政策的制定
1.建立长效机制
将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所需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成立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
2.承诺和动员
学校公开承诺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宣传健康促进理念。
动员全体师生广泛参加健康促进学校建设,主动促进自身健康。给师生提供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定期听取意见和建议。
3.制度建设
制定一系列促进师生健康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如:禁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查验预防接种证
4.专人负责
5.能力建设
2、学校健康的物质环境
1.环境和教学生活设施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校园环境
符合无烟学校标准,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无卫生死角,无安全隐患。
3.安全饮水
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卫生的饮水及相关设施
4.健康饮食
提供安全合理的营养膳食。学生食堂三证齐全,有洗刷、消毒等设施,生熟分开。
3、学校健康的社会环境
1.尊重互爱
2.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3.潜能发展
4、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
学校应主动向社区及家长通报学校健康教育计划,以争取其合作与支持。
社区应支持并参与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
家长应主动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参与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应积极争取大众传媒合作,向社会通报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5、开展健康服务
1.定期为师生进行预防性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2.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
3.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4.开展免疫接种
6、培养个人健康技能
1.健康教育课
2.体育锻炼
3.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4.学生健康行为
5.健康素质
《中国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指标》
二、政策指标(6分)
1.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2分)
1.1把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0.5分)
1.2有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0.5分)
1.3 有校领导、骨干教师、校医、家长、社区成员等参加的学校健康促进领导小组(0.5分)
1.4有定期的学校健康促进工作会议及活动记录(0.5分)
2.制定控烟相关政策(1分)
3.制定政策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包括课间操、课外活动)(1分)
4.制定师生定期体检制度(0.5分)
5.制定并实施传染病(包括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0.5分)
6.制定保护学生安全的政策(0.5分)
7.出台其他相关健康政策(按照学校开展的健康促进活动,制定配套政策)(0.5分)
三、物质环境指标(12分)
1.学校每年有建设和改善物质环境的计划和资金投入(1分)
2.学校提供有利于学习、运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达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要求(8分)
2.1 课桌椅高度(1分)
2.2 黑板 (1分)
2.3 有充足的照明:教室采光照明(1分)
2.4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1分)
2.5 厕所清洁卫生(1分)
2.6 其他(食堂、餐厅、操场等)(3分)
3.学校环境的安全性(1.5分)
3.1对校园内所有建筑和运动场所、设施的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1分)
3.2没有安全隐患,或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有明显的警示标志(0.5分)
4.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1.5分)
4.1保持校园卫生清洁(1分)
4.2美化校园(0.5分)
四、学校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指标(6分)
1.教师对学生没有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2分)
2.没有校园打架斗殴和欺侮事件发生(2分)
3.学校对有特殊困难(包括学习、经济和生理上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2分)
五、社区互动指标(6分)
1.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1次学校组织的深入社区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2分)
小学学生参与率:铜奖70%银奖80%金奖90%
初中学生参与率:铜奖65%银奖75%金奖85%
高中学生参与率:铜奖60%银奖70%,金奖80%
2.学校每学年至少有1次邀请社区人员参与校园内以健康为主题的活动(2分)
3.社区有保证学校周边健康环境和安全的措施(2分)
六、健康教育课与健康技能发展指标(6分)
1.健康教育课的设置(3分)
1.1 学生每两周上一节健康教育课(2分)
1.2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考核(0.5分)
1.3 学生有健康教育课本,教师有健康教育教材(0.5分)
2.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1次学习健康技能的活动(3分)
小学学生参与率:铜奖70%银奖80%金奖90%
初中学生参与率:铜奖65%银奖75%金奖85%
高中学生参与率:铜奖60%银奖70%,金奖80%
七、学校卫生服务指标(10分)
1.体检服务(5分)
1.1学生每年有一次体检(1分)
1.2对学生体检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有分析,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和学生家长(1分)
1.3教师至少每两年有一次体检(1分)
1.4建立师生健康档案(铜奖60%,银奖80%,金奖95%)(1分)
1.5学校有针对师生中主要健康问题安排的医疗保健、知识讲座活动(1分)
2.每学期至少1次邀请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参与学校健康促进活动(2分)
3.学校卫生室基本配置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基本要求(2分)
4.有经过培训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1分)
三、学校健康促进的的效果评价
1、评价的原则
2、评价的时间与内容
时间
评价与计划的开展同步进行
对象
不仅是儿童青少年,还包括对其行为改变及巩固起较大作用的教师和家长等;
内容
健康知识的评价、健康信念的评价、健康行为的变化、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增进、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善
3、评价的指标
卫生知识的评价
问卷法(及格率、前后对照得分情况)
学生卫生保健信念的变化
健康行为的变化
正确卫生习惯的形成率
各类群众性卫生保健活动的参加率
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
健康状况的增进
患病率、发病率、月病假率、死亡率等
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善(对学生信念和行为改变的间接评价,直接评价是知信行模式)
评价贯穿于整个计划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