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 第10章 股份支付(2023)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股份支付,2023,导图精简且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考试复习!
编辑于2024-03-21 22:40:09第十章 • 股份支付
概述
含义&特征
含义:
指 企业为获取 职工&其他方 提供服务 而授予 权益工具 (资本公积)or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的交易。
特征:
1. 企业 与 职工or他方 之间发生的交易;
不包括:企业&股东之间、合并方与 被合并方、以股票 抵偿债务
2. 以 获取职工or他方服务 为 目的;
3. 交易对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 未来价值 密切相关。
eg:公司 按上年实现净利润的5%分配给在职员工。→ 利润分享计划 ,非 股份支付
四个环节
1. 授予日
股份支付协议 获得 批准的日期
2. 可行权日
可行权条件 得到满足、职工or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or现金权利的日期
3. 行权日
职工&其他方行使权利、获取现金or权益工具的日期
4. 出售日
股票持有人 将行使期权所取得的期权股票出售的日期。应在行权日与出售日 之间 设立禁售期,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禁售期 不得低于 两年。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
1.作为 同时授予 的几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
2. 根据 每个计划 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估计 股份支付费用,在其相应的等待期内,按 各计划 在某会计期间内等待期长度占整个等待期长度的比例 进行分摊。
举例
在一次授予、分三年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中,应当将其视同为三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 分别确定每个计划的等待期。
主要类型
权益结算
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权
借:管理费用 等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立即可行权 除外)
现金结算
模拟股票
现金股票增值权
借:管理费用等(等待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行权日至行权日)
贷: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计量
原则
一、权益结算
1. 换取 职工服务
以 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的变动)
1)有等待期
在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債表日,对 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始终不变),将当期取得的服务 计入 资产成本or当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等
货: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没有等待期
授予后 立即可行权 的,应在 授子日 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资产成本or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 等
货: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换取 其他方服务
能够 可靠计量
按 其他方服务 在取得日的公允价值,计入资产成本or费用。
不能 可靠计量
其他方服务的公允价值 不能可靠计量 → 权益工县 公允价值 能够可靠计量,按 权益工具在服务取得日公允价值,计入资产成本or费用。
3.权益工具 公允价值 无法可靠确定
在 获取服务的时点、后续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结算日 → 以 内在价值 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的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
内在价值:指交易对方有权认购or取得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其按股份支付协议应当支付的价格间的差额。
二、现金结算
1. 有等待期
在 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債表日,以可行权 最佳估计为基础,按 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随时可能变),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资产成本or当期费用,同时计入负債,并在结算前每个资产负債表日&结算日 对负债的公允价值 重新计量,将其变动 计入损益。
借:管理费用等(等待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行权日至行权日)
货:应付职工薪酬
2.没有等待期
在 授予日 按 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 计入资产成本or费用,同时计入负债,并在 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结算日 对负债的公允价值 重新计量,变动计入损益
借:管理费用等(授予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每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变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可行权条件的 种类、处理、修改
1. 定义
可行权条件:指 能够确定 企业是否得到职工or其他方提供的服务、且该服务使职工或其他方具有获取股份支付 协议规定的权益工具或现金等权利的条件。
非可行权条件:eg:取得股权后的禁售期的规定
2. 分类
1. 服务期限条件
eg:连续服务 满3年
2. 业绩条件
指 完成服务期限+企业 达到特定 业绩目标
1)市场条件
与股价有关的(eg:最低股价增长率、股东报酬率)
2)非市场条件
除 市场条件 外的(内部条件)(eg:销售指标、最低利润指标)
3. 具体说明 (两个因素:价、量) (以权益结算为例)
1. 权益工具 在授子日的公允价值 →价
影响因素
市场条件(可行权条件)
非可行权条件
禁售期 影响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低)
注:①使用期权定价模型时考虑两个因素后确定的价格②一锤子买卖,定好后不变
2. 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 →量
影响因素
非市场条件(内部)
服务期限条件
注:对 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只要职工满足 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收到的服务。
没保住量 → 哪年没保住,哪年反向结转
总结: (eg:权益结算)
step1. 每个 资产负债表日: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step2. 保住量
非市场条件、服务期限条件
①满足两个条件 → 无须额外做账务处理
②不满足两个条件 (反向冲减)
借: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贷:管理费用
step3. 是否可行权
服务期限条件、业绩条件(市场条件&非市场条件)
①满足可行权条件: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②未满足可行权条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特殊情形
约定员工须 服务 至企业成功完成首次 公开募股。
1)属于 服务期限条件; 2)完成首次 公开募股 属于 业绩条件的非市场条件。
确定等待期:估计 首次 公开募股 可能性及完成时点,授予日 至 该 时点 作为 等待期
重新估计:等待期内 估计 完成首次 公开募股 时点发生变化,按重估时点 确定等待期
5. 条件&条款的修改
1)有利修改(谨慎性:增加企业的费用)
eg:缩短等待期、变更、取消业绩条件(非市场条件)
形式
①修改 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 公允价值;
②修改 增加了 所授予的权益工具 数量;
①②处理
发生在 等待期内
eg:等待期3年,1年后修改:公允10→公允12, 第2至3年确认原公允10,还要确认增加 公允2
发生在 可行权日后
立即确认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
2)不利修改
①修改 减少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 公允价值;
视同 该变更 从未发生。
②修改 减少了 所授予的权益工具 数量;
指 取消或结算(人为主动干涉)
减少部分 作为加速可行权 处理
eg:等待期3年,1年后修改:数量10→6万份,第2年末: 取消的4万份全3年费用 减 第一年已确认4万份费用 → 计 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上例计算所得)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管理费用(差额)
贷:银行存款(员工补偿款)
权益工具 公允价值 确定
1.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2. 没有活跃 交易市场,考虑 估值技术。
股份:按 股份的市场价格 计量 → 股份未公开交易,则 考虑条款&条件 估计市场价格。
股票期权:如 不存在条款&条件 相似期权 → 通过期权定价模型 估计。
股份支付的处理
基本处理
以 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 为基础。
1. 授予日 → 除 立即可行权,不做 会计处理
2. 等待期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权益结算 → 不确认 公允变动
现金结算 → 公允价值变动 → 变动 计入 管理费用
3. 可行权日之后
权益结算 → 不再调整
现金结算 → 公允价值变动→ 计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回购股份 进行 职工期权激励
回购时: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员工花多少钱买这股)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注:如 库存股 未全部进行激勋,则按 比例结转,剩余 库存股注销处理。
限制性股票
股票市价20,卖员工8元, 员工需做满3年, 才实际得到股票
收到职工交 股款:
借:银行存款 8(职工缴纳的认股款)
贷:股本 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 (倒挤)
同时:(存在回购义务 → 确认负债)
借:库存股 8(股票数量×回购价格)
货: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8 (包括不满足条件 而须 立即回购的部分)
等待期内: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
需回购的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倒挤)
贷:库存股
无需回购的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库存股
等待期 发放现金股利:
可撤销
预计未来可解锁
分配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同时:按 现金股利金额 计,冲的是当时计的负债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库存股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贷:银行存款
预计未来不可解锁
分配股利时:
不能作为“利润分配”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贷:银行存款
不可撤销
预计未来可解锁
分配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贷:银行存款
预计未来不可解锁
分配股利时:
不作“利润分配” or“冲减负债”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贷:银行存款
二者相同点:后续 不可解锁 限制性股票的数量 与 以前估计不同,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集团股份支付
1. 母公司 以 自己股票 奖励 子公司高管:(母公司结算义务)
结算企业→母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接受服务企业→ 子公司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
抵销 母公司长投 & 子公司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子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注:合并报表抵销的是各年累计数
2. 母公司 以 其他子公司股票 奖励 子公司高管: (母公司结算义务)
结算企业→母公司 → 视为现金结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接受服务企业→ 子公司→ 视为权益结算
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合并报表:
抵销 母公司长投 & 子公司资本公积 (一边现金结算,一边权益结算→存在差额)
借:资本公积(子公司)
管理费用等(倒挤差额,可借可贷)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
注:第二年 以后抵销时,将“管理费用”换为“期初未分配利润”
3. 子公司 以 母公司or其他子公司股票 奖励 高管: (子公司结算义务)
子公司→ 视为现金结算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注:甲 → 持股80% → 乙,甲用乙股票 奖励乙员工,甲→ 现金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