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 论
教材研读,主要包含血波系统结构、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等。
执业医师考试之内科学 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梳理,内容涵盖它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适用于预习、复习的参照。
关于精神系统疾病的思维导图,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情感性障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适合医学生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 论
【血液系统结构】
1. 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及骨髓造血期。
胎儿第4~5 个月起,肝、脾造血功能逐渐减退,骨髓、胸腺 及淋巴结开始出现造血活动,
青春期后胸腺逐渐萎缩,淋巴结生成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2. 血细胞生成与造血调节
骨髓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
正常造血微环境及正、负造血调控因子的存在
微血管系统、神经成分、网状细胞、基质及其他结缔组织
刺激各种祖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 ropoietin,EPO)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及白细胞介素3(IL-3) 等
各 系的负调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及干扰素-γ(IFN-y) 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1. 红细胞疾病
2. 粒细胞疾病
3.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疾病
炎症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等。
4.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疾病
5. 造血干细胞疾病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6. 脾功能亢进
7. 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 一 )病史采集
(二)体格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正确的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以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2. 网织红细胞计数
3. 骨髓检查及细胞化学染色
4. 出血性疾病检查
5. 溶血性疾病检查
尿潜血 (血管内溶血);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渗透脆性试验(遗传性球 形红细胞增多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试验(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6.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7. 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8. 造血细胞的培养与测试技术
9. 器械检查
10. 放射性核素
红细胞寿命或红细胞破坏部位测定、骨髓显像、淋巴瘤显像等。
11. 组织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 活检对诊断淋巴瘤及其与淋巴结炎、转移癌的鉴别有意义
脾活检主要用于脾显著增大的疾病;
体液 细胞学检查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脑脊液中的瘤细胞(或白血病细胞)的检查,对诊断、治疗和预 后判断有价值。
【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 一 ) 一 般治疗
(二)去除病因
(三)保持正常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1. 补充造血所需营养
巨幼细胞贫血时,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 B₁₂ (Vit B₁₂)
2. 刺激造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应用雄激素刺激造血
粒细胞减少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
3. 脾切除
4. 过继免疫治疗
如给予干扰素或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
5. 成分输血及抗生素的使用
(四)去除异常血液成分和抑制异常功能
1. 化疗
2. 放疗
3. 诱导分化
全反式维A 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 通过诱导分化,可使异常早幼粒细胞加速凋亡或使其分化为正常成熟的粒细胞
4.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治疗 MPNs、 白血病等
5. 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环孢素及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6. 抗凝及溶栓治疗
(五)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六)表观遗传学抑制
(七)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ransplantation,HSCT)
(八)细胞免疫治疗
【血液病学的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