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学:心电图诊断
这是一篇关于诊断学:心电图诊断思维导图,包括房室肥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建议收藏!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电图诊断
房室肥大
心房肥大
左房肥大
“二尖瓣型P波”
P波增宽,≥0.12s,双峰明显,峰间距≥0.04s(Ⅰ、Ⅱ、aVL导联明显)
非左房肥大特有
右房肥大
“肺型P波”
P波高尖,≥0.25mV(Ⅱ、Ⅲ、aVF导联明显)
非右房肥大特有
双房肥大
P波增宽≥0.12s,振幅≥0.25mV
心室肥大
左室肥大
QRS波群电压增高: Rv5>2.5mV;Rv5+Sv1>4.0mV(男)/3.5mV(女)
ST-T继发性改变: R波为主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 S波为主导联,T波直立
右室肥大
QRS波群改变: V1导联R/S>1,呈R型、Rs型、qR型; V5导联S波加深; aVR导联R波为主; Rv1+Sv5>1.05mV(重症>1.2mV)
心电轴右偏≥90°(重度≥110°)
继发性ST-T改变
双室肥大
轻度肥大——相互抵消,电压正常
一侧为主——表现一侧心室肥厚
严重肥大——双室肥大同时显示
心肌梗死(MI)
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动态演变)+生化指标
分型
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
NSTEMI(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基本图形
缺血型
最早——心内膜下——T波高尖
心外膜下——T波倒置
损伤型
ST段抬高
坏死型
异常Q波(时间≥0.04s,深度≥同导联R波1/4)
分期
超急性期(早期)
数分钟~数小时
T波高耸直立、ST段斜型抬高、无异常Q波
急性期(充分发展期)
数小时~数天
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亚急性期(近期)
数周~数月
异常Q波、ST段恢复到基线、T波对称性倒置(冠状T)
陈旧期(愈合期)
异常Q波、ST段基线水平、T波直立或倒置
定位
异常Q波出现
合并
室壁瘤——ST段持续性抬高,数月以上
右束支阻滞: 心室除极初始——心肌梗死特征 终末——右束支阻滞特征
左束支阻滞: 心肌梗死图形常被掩盖
心肌缺血
结合临床——动态改变
心电图类型
心内膜下缺血——高大T波
心外膜下缺血——T波倒置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压低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
临床类型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典型心绞痛
冠脉狭窄+心肌耗氧量增加
ST段压低≥0.05mV,T波低平/双向/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
变异性心绞痛
短暂冠状动脉痉挛
暂时性ST段抬高,T波高耸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持久性ST段压低,和(或)T波低平/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