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肠梗阻
《外科学》第九版教材 小肠疾病,概括了分类、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第九版教材 胰腺疾病思维导图,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是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多能干细胞的一类异质性肿瘤,占胰腺肿瘤的3%~7%。
《外科学》第九版教材 胰腺疾病思维导图,包含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等。
《外科学》第九版教材 胰腺疾病思维导图,包含原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肠梗阻
1. 分类
1. 原因分类
1. 机械性
1. 肠腔堵塞
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
2. 肠管受压
黏连带压迫、粘连等致肠扭转、嵌顿疝或肿瘤压迫等
3. 肠壁病变
先天肠闭锁、炎症性狭窄、肠肿瘤等
2. 动力性
1. 麻痹性肠梗阻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血肿或感染、低钾血症
2. 痉挛性肠梗阻
慢性铅中毒、肠道功能紊乱
3. 血运性
肠系膜栓塞或血栓形成
4. 假性肠梗阻
原因不明,表现为肠蠕动障碍
2. 血运有无障碍
1. 单纯性肠梗阻:
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血运障碍
2. 绞窄性肠梗阻:
梗阻伴有肠壁血运障碍
3. 肠梗阻部位
1. 高位小肠梗阻
2. 低位小肠梗阻
3. 结肠梗阻:
属于闭袢性肠梗阻
2. 病理生理
1. 肠道
1. 早期
1. 梗阻以上
近段肠管蠕动增强、扩张
2. 梗阻以下
空虚
2. 中期
肠管扩张严重,肠壁压力高,静脉回流受阻
肠壁充血、水肿、增厚,暗红色
3. 后期(绞窄性)
动脉血运障碍,肠管黑紫色,坏死穿孔,腹腔内粪臭味渗出液
4. 闭袢性梗阻
肠腔内压力极高,易缺血坏死、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
2. 全身
1.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1. 十二指肠梗阻:
丢失 HCI
继发代谢性碱中毒
2. 小肠梗阻:
丢失碱性肠液
继发代谢性酸中毒
2. 血容量下降
胃肠液每日 8000ml,丢失于体外、肠腔内、腹腔内
导致低血容量休克
3. 休克
肠道水肿及血运障碍,导致细菌和毒素移位
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4. 呼吸和心脏功能障碍
腹胀→腹内压升高→膈肌升高、下腔静脉回流较少
3. 临床表现
症状
1. 痛
阵发性绞痛,自觉“气块”窜动,持续剧烈腹痛提示绞窄
2. 吐
高位梗阻(呕吐早、频繁)、低位梗阻(呕吐晚、呈粪样)
3. 胀
全腹胀(低位梗阻、麻痹性梗阻常见)、继发弥漫腹膜炎(严重腹胀)
4. 闭
停止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有血性粘液粪便排出
体征
1. 视
肠型、蠕动波、腹部不对称腹胀
2. 触
单纯梗阻(压痛)、绞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3. 叩
绞窄时移动性浊音(+)
4. 听
机械性肠梗阻(气过水声、金属性肠鸣音)、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消失)
4. 影像学检查
X 线
1. 腹平片:
多数气-液平面、气胀肠袢。
2. “鱼骨刺”状:
空肠黏膜
3. “结肠袋”:
结肠梗阻
5. 诊断
1. 是否肠梗阻?什么性质?
1. 是机械性还是麻痹性?
机械性:
绞痛+肠鸣音亢进+X 线部分肠管气液平
麻痹性:
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 线全部肠管(包括结肠)扩张
2. 是单纯性还是绞窄性?
①腹痛持续性剧烈疼痛。
②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
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
④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
⑤消化道出血者。
⑥腹部 X 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拌、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3. 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的?
2. 是什么部位?
1. 高位:
呕吐早,频繁;
2. 低位:
呕吐晚,粪样呕吐物,腹胀明显
3. 是什么原因?
①粘连性肠梗阻:
既往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者;
②新生婴儿:
肠道先天性畸形;
③2 岁以内小儿:
肠套叠;
④儿童:
蛔虫团;
⑤老年人:
肿瘤及粪块堵塞
6. 治疗
1. 基础治疗
1. 胃肠减压

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
胃管或小肠减压管
2. 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 抗感染
肠屏障功能受损导致;
加用抗厌氧菌的抗生素
4. 其他治疗
生长抑素、镇静剂、解痉剂
2. 手术治疗
1. 手术指征
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非手术治疗无效
2. 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
粘连松解术、肠套叠或肠扭转复位术
3. 肠切除吻合术
是否绞窄的判断(同嵌顿性疝);
大量绞窄肠管活性不能确定,先还纳腹腔观察 24 小时,必要时二次开腹探查
4. 肠短路吻合术
晚期肿瘤已浸润固定
5. 肠造口或肠外置术+二期手术
低位肠梗阻,尤其结肠适用;
病人情况极严重,不能耐受复杂手术
7. 常见的肠梗阻类型
1. 粘连性肠梗阻
1. 临床特点
1.最常见(40-60%)
2.腹腔内手术、炎症史
3.机械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
2. 治疗
1.单纯性肠梗阻多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绞窄、反复发作、长期保守无效者
2. 肠扭转
1.闭袢、绞窄性;
2.多见于术后粘连、乙状结肠冗长、饱餐后剧烈运动等
3.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
4.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X 线见巨大的马蹄状双腔充气肠袢,钡灌肠呈“鸟嘴”形。
1.小肠扭转:
扭转复位术或切除吻合术
2.乙状结肠多:
早期行肛管减压、后期行肠切除吻合或造瘘术
3. 肠套叠
1.2 岁以下的儿童常见;多为回-结肠型
2.腹痛、血便(果酱样)和腹部肿块
3.腹部触及腊肠形肿块
4.钡灌肠“杯口状”、“弹簧状”表现
早期 非手术疗法
空气灌肠复位,90%有效
有腹膜刺激征者手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