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六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解殖运动
这是一个关于专题六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解殖运动的思维导图,内容实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编辑于2024-04-12 19:16:41专题六 殖民体系的形成与解殖运动
15世纪
1496年
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欧洲殖民者侵入非洲
16世纪
16世纪中叶
西班牙殖民地化
总督辖区
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 ⬇️ 总督➡️代表国王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高级官吏
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
建立巴西殖民地
总督制度
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 ⬇️ 总督➡️行政权和征税权
17世纪
英国荷兰和法国成为殖民侵略活动的主角
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南亚17世纪初
英国人来到印度
对印度剥削(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据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的弱点(背景)进行武力侵略或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渔利
初
荷兰侵略者侵入印度尼西亚
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
后来,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
18世纪
晚期
拉丁美洲已安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拉丁美洲有一定发展
启蒙思想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的控制
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背景
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伊朗遭受类似对待
18世纪后期-19世纪后期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19世纪
1804年
海地独立
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紧密联系一起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亚洲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非洲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国家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亚洲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
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
发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822年
巴西摆脱葡萄牙获得独立
拉丁美洲国家(除巴西)
建立共和国
政局动荡 军事独裁 政治经济发展停滞
英美等国“援助”进行经济政治渗透
1823年
门罗主义(美)
“金元外交”“大棒政策”
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独立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19世纪30年代
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中叶之前
欧洲全面殖民入侵非洲
中后期
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1881年
苏丹爆发大起义
领导者“马赫迪”
1882年
英国发动侵埃战争
埃及成为殖民地
阿拉比抵抗
1884年
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
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有效占领”原则
“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1885年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
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1889年
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后期
列强加快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
末
英国侵占
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
法国侵占
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美国
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
1894年
意大利发动对埃塞比亚的侵略战争
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
1896年
埃塞比亚保持独立
20世纪
1905年
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1908年
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
引发政治总罢工
印度反英斗争高潮
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1910年
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东亚
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4年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11年
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伊朗发生立宪革命
制订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结果失败但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17年
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卡德纳斯改革
1920年
印尼共产党成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
3月
埃及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运动第一阶段
阿姆利则惨案
1923年
里夫共和国建立(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
1924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
埃及颁布第一部宪法
以后,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但未获成功
1926年
里夫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1927年
苏加诺等人成立民族主义政党印尼民族党
争取民族独立
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1930年
1933年
桑地诺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1934年
桑地诺遭当局刺杀
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
运动第二阶段
“食盐进军”
1935年
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俄塞俄比亚的战争
1936年
俄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
墨索里尼兼并俄塞俄比亚
俄塞俄比亚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击败意大利侵略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
阿根廷
罢工
智利
左派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尼加拉瓜桑地诺
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
改革
1940年
1941年
俄塞俄比亚恢复了国家独立
1942年
运动第三阶段
“退出印度”
印度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1945年
1947年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20世纪50年代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
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
1952年
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
1953年
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4年
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
1956年
埃及总统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59年
古巴革命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0年
“非洲年”
20世纪60年代
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1961年
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62年
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3年
肯尼亚独立
20世纪80年代
亚洲国家经济腾飞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
摧毁世界殖民体系
1999年
古巴收回(美)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发展中国家
“第三世界”
非洲国家一度经济发展较快,后陷入困境,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
发展民族工业
大多数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挑战
亚洲
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
承受风险能力差
拉丁美洲
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
非洲
发展不平衡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问题
政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削弱本国的封建势力 推动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