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综合应用能力D类(120分钟 150分)
综合应用能力D类通常指的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的一类,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综合应用能力D类(120分钟 150分)
题型
辨析题
30分
案例分析题
60分
教育活动设计
内容
师德与职业认知
教师职业道德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
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教学核心能力
学生发展指导能力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育组织与管理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
教师自主发展能力
学习与反思
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心理调适
考点1 素质教育
定义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理念)。
理解素质教育
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劳
健全个性:健康、积极、成熟、独立的个体
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知识/文化
道德
身体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优等生
中等生
后进生/学困生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劳
缺一不可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兴趣/特长 活动
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一宗旨两全两发展,创新与实践(教育观)
要点
减负
含义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但注意不是不布置作业,不考试。
双减指的是减掉校外培训(中小学学科类)和作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小学三到六年级:书面作业小于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1.5小时)
策略
1.学校应该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课时和提高作业难度;适当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不以分数为中心;适当提供课外服务。
2.教师要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布置作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
3.家庭应配合学校的减负措施,不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
4.社会(政府)要坚持贯彻新课改下的评价观,减少考试压力,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严格管理课外补习机构。
别矫枉过正
作业只是一种手段,其作用是教师来诊断学生学生水平、学情分析;学生巩固知识。但要合理布置作业:要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把握好作业的量和难度。(适中、适当)反对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素质教育内涵
关系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冲突,全面不等于平均,全面是以承认差异和个性为基础的。
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适合接受教育。
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面向全体公民,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片面性、单一性。
应试教育偏离了社会和教育者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
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素质教育不能挑选学生,因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下人才选拔的结果,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它的片面性,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全面发展
成绩好,需要知识基础,体现了发展智育,但这是单一发展的表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教育目的的聚焦点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要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倾向。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外活动只是一种途径,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体现在文化课中,而不只是文体课。
相关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将教育目的的聚焦点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情境,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学生的身心不断发展调整教育方式。由于学生具有差异性,在教育时要采用发展性评价,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学生,也能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新与实践
创新可以是新颖独特的想法,实践包含各种课外活动、实际动手做事,以及与生活有关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