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犯罪概说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犯罪概说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犯罪构成的理论等详细知识点。供参考学习!
关于法理学思维导图,法律渊源是特定的法律共同体所承认的,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或法律说服力的,并能够作为法律人的法律决定之大前 提得规范或规则来源的那些资料。
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社会政治本质,它表明国家的阶级属性,反映国家的阶级实质。国家形式包括政权组织、国家标志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四章 犯罪概说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一、犯罪的一般概念
1、犯罪概念的类型
(1)犯罪的形式概念
(2)犯罪的实质概念
(3)犯罪的混合概念
2、我国犯罪的一般定义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文理解释
1、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具备一下特征行为的是犯罪
(1)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
(2)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特征,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统一
(3)依法应收刑法处罚性
不应受刑罚处罚:行为不构成犯罪
不需受刑罚处罚:行为构成犯罪
(二)论理的解释
1、犯罪的实体:不法与责任
2、认定犯罪的条件为:
(1)不法
(2)有责
3、不法
4、责任
(三)但书的含义
刑法第13条中的但书
入罪限制说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理论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概述
1、犯罪构成的词源
2、犯罪构成理论的模式
(1)三阶层构成要件理论
①构成要件符合性
②违法性
③有责性
(2)耦合式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
①犯罪客体
②犯罪客观方面
③犯罪主体
④犯罪主观方面
二、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与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比较
1、四要件犯罪论体系
特点:闭合式平面结构;耦合式结构
四要件均同等重要,无先后次序
四要件全有才有罪,缺一即无罪
犯罪构成四要件
犯罪客体: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外在表现、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
犯罪主体:自然人、单位;法定年龄、责任能力
犯罪主观方面:心理态度、故意、过失、目的等
排除犯罪事由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2、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特点:开放式阶层递进结构,三阶层之间层层递进的位阶关系
前一阶层与后一阶层之间:有前者未必有后者,无前者必然无后者
后一阶层与前一阶层之间:有后者必然有前者
三阶层犯罪论
构成要件的符合性
主体
自然人
单位
行为
实行行为
不作为
行为的时间、地点、状况及方法
结果
实害结果
危险结果
因果关系
违法性
法益的实质侵害性
违法阻却事由
其他阻却事由
法益阙如
被害人承诺
推定承诺
假定承诺
自损行为
危险接受
法益衡量
法令行为
正当业务行为
自救行为
行政许可
义务冲突
有责性
积极责任
故意
过失
事实认识错误
消极责任
责任能力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