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影像学-消化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以及基本病变,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化系统正常影像表现与基本病变
食管
X线造影: 上于第6颈椎水平与下咽相连,下于第10~11胸椎与贲门相连; 三个生理性狭窄:食管上端距中切牙15㎝、左主支气管处(25㎝)、膈肌食管裂孔(40㎝); 三个压迹: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左心房压迹;
胃
胃底、胃体、胃窦;胃大弯、胃小弯;胃泡,角切迹
形状
牛角型胃:张力高,横位;胖型人
构型胃:张力中等,胃角明显,胃下级髂嵴水平
瀑布型胃:胃底呈囊袋状向后倾,胃泡大,张力高;钡剂先进入胃底,再溢入胃体
长型胃:无张力型胃,胃下级髂嵴水平以下,瘦长型人
轮廓
胃小弯、胃窦大弯侧光滑整齐
胃底、胃体大弯侧锯齿状(横、斜走行的黏膜皱襞)
黏膜
胃小弯侧——平行整齐
胃大弯侧——逐渐变粗,呈横行/斜行
胃底——粗而弯曲,呈网状
胃窦——主要与晓婉平行,也可呈斜行
蠕动与排空
蠕动: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向幽门方向推进
胃排空:服钡剂后2~4小时排空(受胃张力、蠕动、幽门功能、精神状态影响)
CT增强:三层结构——黏膜层明显强化,黏膜下层和肌层强化不明显,浆膜层稍强化
十二指肠
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
球部:锥形,两缘对称,底部平整,轮廓光滑整齐;黏膜皱襞为纵行平行条纹;整体性收缩
降部及以下:羽毛状,蠕动呈波浪状向前推进
小肠
空肠:左上中腹,环状黏膜皱襞,羽毛状影像;蠕动迅速有力
回肠:右下腹、盆腔,黏膜皱襞少而浅,轮廓光滑;蠕动慢而弱
大肠
盲肠——右髂窝;升、降结肠腹腔两侧,纵向走行;降结肠与乙状结肠在左髂窝处移行; 结肠——结肠袋
阑尾——长带状,盲肠内下方,粗细均匀,边缘光整
基本病变
X线
内腔
内腔狭窄: 炎症——广泛,可呈节段性; 肿瘤——局限,边缘不规则,局部腔壁僵硬 外压——内腔一侧,可见整齐的压迹/移位 痉挛——形状可改变,痉挛消除后可恢复
内腔扩张: 肠梗阻——有液体和气体积聚,阶梯状液气面 肠麻痹——肠腔普遍扩张,蠕动减弱
轮廓改变
充盈缺损:钡剂涂布的轮廓局限性向内凹陷——腔内局限性肿块向腔内凸出所致
龛影:局限性外突——溃疡所致
憩室:向壁外囊袋状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
黏膜与黏膜皱襞改变
黏膜破坏:黏膜皱襞消失,杂乱不规则钡斑影——恶性肿瘤侵蚀
黏膜皱襞平坦:黏膜皱襞条纹状影不明显,严重时可完全消失——恶行肿瘤浸润/黏膜和黏膜下层炎性水肿
黏膜皱襞增宽和迂曲:黏膜透明条纹状影增宽——黏膜和黏膜下层炎性浸润、肿胀、结缔组织增生(慢性胃炎);黏膜下静脉曲张
黏膜皱襞纠集: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放射状(慢性溃疡纤维组织增生、瘢痕收缩)
功能性改变
张力: 高——内腔缩小 低——内腔扩大、松弛 过低——胃下垂
蠕动: 增强/减弱 消失——肿瘤侵犯胃壁(浸润型胃癌——皮革胃,整个胃僵硬、无蠕动)
运动力改变: 服钡剂4小时后胃未排空——胃运动力减弱、胃排空延迟; 超过6小时到达盲肠——通过缓慢;超过9小时尚未排空——排空延迟(正常口服钡剂2小时到达盲肠)
分泌功能改变: 胃分泌增多——立位见胃内液面、钡剂呈絮片状下降,不均匀分布 肠液分泌增多——钡剂分散在分泌液中呈不定形的片状或线状影,黏膜皱襞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