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个关于8.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
编辑于2024-05-10 21:22:18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简介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人文教育思想,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和教学原则、教学和学校管理,民主、泛爱、适应自然、泛智教育,《大教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夸美纽斯在书中论述了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普及、教育任务;提出了“泛智”思想,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系统阐明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了直观性、发展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量力性的教学原则。 泪目仆人反办学,自然植发寻姑娘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教育目的
宗教目的
(1)人生的最终目的:“永生”。
(2)教育的目的: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现实性
教育的现实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做好准备
评价
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也包含着文艺复兴带来的人文主义精神。
教育作用
对国家和社会
建设国家和改造社会的手段
(1)对于开发资源、发展生产、增进人类幸福和加强国家实力至关重要。
(2)这些目的需要通过对青年人的教导才能实现。
(3)教导好青年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
对个人
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就能发展人的天赋,另外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也不相同
对宗教
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学问、道德和虔信的种子,从而步入天堂。
评价
思想有局限性,其浓郁的宗教色彩思想,对科学的认识不够准确。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简介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提出。他认为自然包括两方面:即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内容
“自然”内容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并从自然中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
因此,教育应该以自然为借鉴,模仿自然
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
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儿童的天性。只有根据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才能使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中心思想(普遍的秩序、客观规律)
—是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教育者应当遵循;
二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探求教育的规律。
评价
优点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贯穿了夸美纽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始终,是根本性的指导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系统化的论述,使得教育理论研究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教育理论获得突破性进展,从经验到理性,具有了民主色彩。
缺点
采用自然的方法论来论述教育问题,有一定的片面性。
论普及教育和泛智学校
普及教育
含义
普及教育是由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提出,他认为人有接受教育的先天条件知识和道德的种子,教育不仅能够塑造人,也能改造社会。因此教育应该从民主主义出发,不分贵贱,所有男女儿童都应该上学。
措施
致力于教育实践,构建学校制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原则、组织和方法。(班级授课制、学年制、编写统一的“泛智”教材。
呼吁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号召广大民众积极倡议当权者兴办学校(泛智学校)。
号召神学工作者普及教育事业,呼吁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
评价
关心贫民;夸美纽斯提出,无论贫富,皆可接受教育。他的普及教育思想闪耀了民主教育的光芒。
符合身心:普及教育建立在儿童的认识基础之上,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体系完善:夸美纽斯提出在全国建制建学,为普及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丰富,超越过去的读写算,提出了自然知识,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宗教色彩:但夸美纽斯思想也有局限性,其浓郁的宗教色彩思想,对科学的认识不够准确。
泛智学校
含义
泛智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指导原则之,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教育对象普及化,教育内容泛智化。
内容
教育对象普及化: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设立的,穷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应该接受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掌握必需的知识。因此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学会“现世”与“来生”相关的知识。
评价
泛智学校面向所有人,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教育
泛智学校采用班级授课制,实行学年制,编写了统一的“泛智”教材。
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
国家学校体系的构建(统一学制)
简介
统一学制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提出。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学校,使全体儿童都有上学机会,他把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各六年,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学校。
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0~6岁)
设立母育学校,主要在每个家庭,培养婴儿的外感官(身体与四肢),相当于春天。
第二阶段:儿童期(6~12岁)
设立国语学校,主要在每个村落,培养儿童的内感官(想象力与记忆力),相当于夏天。
第三阶段:少年期(12~18岁)
设立拉丁语学校,主要在每个城市,培养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相当于秋天。
第四阶段:青年期(18~24岁)
设立大学,主要在每个王国,培养儿童的意志力与协调力,相当于冬天。
评价
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统一的学制体系,这种既统一又相连的学校制度,对西方教育影响极大,各国普及教育及建立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国家对教育的官吏(统一管理)
简介
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应该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思想。
内容
学校体制
夸美纽斯提出要以统一学制的方式设学。
管理体制
主张统一学制,实行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进行泛智教育。
管理人员
(1)校长的职责应该是教学、培训和监督。
(2)师生应共同遵守纪律和规则制度。
意义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提倡设置督学的教育家。督学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有利于教育体制的标准化和效率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学年制
简介
为了改变当时学校教学活动缺乏统一安排的无序状况,使教育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夸美纽斯制定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学年、学日制度,其优越性是个别教学无法比拟的。
内容
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
每年招生一次,学年结束后,学生经过考试,同时升级;
夸美纽斯对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日的时间都作了具体安排,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意义
有利于教育的民主化,增强教学秩序。
班级授课制
简介
为了克服当时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式的个别教学的弊端、普及教育,提倡班级 授课制
内容
根据儿童年龄及知识水平分班,每个班级一个教室,一个教师对一个班的学生同时授课;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十人,委托一个优秀学生做组长,协助教师管理学生;
为每个班级编写统一教材,规定统一作息时间,使每年、每月、每日教学都有计划地进行。
评价
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
教师兴趣增加,热情高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相互激励、帮助,促进学生集体形成,制度化、标准化管理。
夸大了班级授课可能性,过分强调集体,忽视个别指导,认为每班越多越好,不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
论教学原则
①直观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功绩在于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直观教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直观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则应利用图片或模型。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则应多采用参观、实验的方法。夸美纽斯认定直观性原则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是一切教学的基础。
②激发学生求知欲原则(自觉、主动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针对当时的学校普遍存在强迫孩子们去学校学习功课的现象,他提出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③巩固性原则:
首先,应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科目、有价值的知识;其次,要循序渐进,真正打好基础。
④量力性原则
夸美纽斯从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出发,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则,不仅击中时弊,而且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客观规律。
⑤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工作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循序渐进是与系统性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教学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阶段逐渐发展,给予学生系统的、有联系的知识。
除教学原则外,夸美纽斯对各门学科,如自然科学、艺术和语言等,也有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上的新见解。这同样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影响
含义
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总结教学原则的教育家,其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反映出了教学工作的普遍规律
内容
夸美纽斯阐述了教育的作用,主张发展人的天赋。改造社会,建设国家;他肯定了教育对人与社会的巨大作用
提出教育目的,主张培养“道德、学问、虔信”的人。利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使得平民阶层也能接受教育。
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儿童的天性。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夸美纽斯统一学制,实行学年制。主张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年结束后,学生经过考试,同时升级;夸美纽斯对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日的时间都作了具体安排,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夸美纽斯主张班级授课制,它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普及教育;众多的学生一起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伙伴在一起,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评价
夸美纽斯留下了开拓者的足迹,尤其是教学领域,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
但他思想也有局限性,其浓郁的宗教色彩思想,对科学的认识不够准确。
论健康教育
倡导提高生命的质量,并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人生寿命的长短。
注意身体的保养和锻炼。
强调儿童的健康培养始于母亲的胎教,胎教也是学前教育的起点。
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的贡献就在于他突破了宗教桎梏,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
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
地位: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比智育更重要
教育内容:谨慎、节制、刚毅、正义、劳动教育
教育方法:尽早开始正面教育、行动、榜样、格言、择友、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