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全科医学思维导图,这种方法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意识、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思维导图,整理了 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表现、疾病诊断这几个部分,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消化系统思维导图,版面整洁且思路清晰,适用于考试复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
概述
定义:临床预防医学是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服务目的:是降低疾病和损伤危险因素的作用以维护健康。
服务对象:主要是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健康咨询、疾病筛检、预防接种和化学预防。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意义
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效改善生命质量
促进专科医生加强预防意识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临床预防医学一般原则
选择适宜技术降低人群发病率、伤残率及死亡率
选择适合干预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
危险因素对疾病影响的大小。
两者应综合考虑,一个相对弱的危险因素假若流行范围广,它比一个相对强的却流行范围小的危险因素更值得关注。
选择适当的疾病开展临床预防工作
将疾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而对罕见病、早期发现方法尚不成熟且发现后没有很好疗效的疾病一般不宜列入优先考虑的范围。
将预防服务是否具有确切效果作为参考指标。
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优先的原则
医患双方共同决策的原则
效果与效益兼顾的原则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内容与方法
健康咨询
概念
是医生与咨询对象之间所进行的交流,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变咨询对象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来降低疾病和损伤的危险因素,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咨询的原则和方法
1.根据咨询对象的健康观念和态度确定咨询的内容和方式
2.充分告知干预措施的目的预期效果以及产生效果的时间
3.有限目标,逐步推进
4.行动方案的具体化
5.形成新的健康行为
6.营造建立健康性行为的环境
7.恰当运用医生的权威性
8.获得咨询对象明确的承诺
9.体现人性化的咨询方案
10.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
11.随访与检测
筛检试验
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将人群中外表健康而实际可能患病或有缺陷者识别出来。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对筛检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必须进一步确诊。
原则
慎重考虑拟筛检疾病的严重性和发病率。选择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严重的疾病。
筛检疾病的自然史是明确的。选样有足够长的易感期、发病前期或潜伏期,已达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要有适宜的筛检技术。要有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筛检方法,同时要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要有明确的筛检效益。要有确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来阳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筛检途径
周期性健康检查
一般以无症状的个体为对象,以早期发现病患及危险因素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病例发现
对就诊患者实施的一检查、测试或问卷形式的调查,目的是发现患者处就诊原因以外的其他疾病。
免疫预防
已证实可以控制甚至消灭疾病的第一级预防措施。通过将疫苗、免疫血清、Y球蛋白等接种于人体使其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儿童免疫预防
第一类疫苗
由政府组织向公民提供的纳人国家免疫规划或省级增加的疫苗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
公民根据自愿的原则自费接种的疫苗。
成人免疫预防
扩大国家免疫也从儿童扩展到了成人。在重点地区或疫情发生时,免费对成人免疫的疫苗有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病疫苗等。
化学预防
是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 (包括无机盐) 、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防止某些疾病。已出现症状的病人服用上述物质来治疗疾病不在化学预防之列。
用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可能的肿瘤
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心所病
抗氧化剂类维生素用于肿瘤的预防
临床预防服务指南
以预防为先导的社区居民自我保健
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组织与发动
定义
自我保健是指个体发挥能动作用保护自己健康的活动,是个体决定自己健康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
作用
1.推进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
2.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保健知识宣传
3.多渠道综合开展
4.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内容与方法
个体自我保健
生理调节、心理调节、行为矫正、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预防
家庭保健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家庭心理健康、开展家庭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管理和保护
了解影响病人选择自我保健的因素
开展自我保健教育
加强自我保健信息传播
组织、领导和指导社区自我保健活动
传统的预防医学
是以人群为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制定预防与控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全科医生提供预防服务的优势
利用地域优势提供预防服务
基于连续性服务提供预防服务
基于相对固定的人群提供预防服务
基于全科医学独特的教育理念
利用全科医生的特殊角色提供预防服务
利用全科医生的协调能力提供预防服务
全科医生提供预防服务的策略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发病前期预防)
采取各种措施以控制或消除致病因素对健康人群的危害
个体预防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创造良好的劳动生活环境
进行适量体育运动等
社区预防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妇女与儿童保健
高危人群的保护
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
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与做好职业人群健康监护
执行生活环境卫生标准与保护居民健康等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发病期预防)
即在疾病临床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使疾病能够得到早治愈而不致加重和发展,尤其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筛检试验、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 健康项目检查、周期性健康检查、专科门诊、群众自我检查;及时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合理用药和社区康复等。
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发病后预防)
即对患者采取及时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病残。对丧失劳动力或身患残疾者,通过家庭护理指导、社会关爱、功能性康复、调整性康复和心理康复等,来促进其身心康复,提高生命质量并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