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胰腺疾病思维导图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是胰腺,它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有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下图梳理了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部周围癌、胰腺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
根据组胚书上的原话,总结出来的骨骼总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胰腺疾病
急性胰腺炎
病因
胆道疾病,胆结石最常见
过量饮酒
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药物:噻嗪类利尿药,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药物
本质:胰腺产生的酶原在胰腺内提前激活,发生自身消化。
发病机制
胰蛋白酶,最先被激活
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触发的扳机点
磷脂酶A,溶解细胞膜
弹力蛋白酶,分解血管壁,导致出血
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的脂肪酸与钙离子结合--血钙浓度下降
临床表现
腹痛(主要症状)--持续性疼痛,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诊断,胆石症/ERCP+饱餐或饮酒+持续性上腹痛+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分型
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血压一般正常,无腹水
重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血压低+血性腹水(有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
血尿淀粉酶,最常见,首选
消化道穿孔也会引起
血清淀粉酶>500有诊断价值
24小时达高峰
淀粉酶值越高,越证明胰腺损伤,诊断的准确率越高。
与病变严重程度不成正相关
B超
最简单有效
增强CT
诊断胰腺坏死,(决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最有价值
胰腺密度变化明显
腹水淀粉酶
有腹水的重症最有价值
有腹水就用腹穿液淀粉酶
与预后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血钙
外科学<2mmol/L
内科学<1.87mmol/L
治疗,让胰腺休息
禁食,胃肠减压(放胃管),最基本治疗
镇痛解痉
内科
常用生长抑素,重度疼痛哌替啶(杜冷丁)
不用吗啡,阿托品
外科
都能用
补液,抗休克
营养支持
完全肠外营养
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
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
适应症
伴有胆总管下端梗阻/胆道感染
经保守治疗,病情急剧恶化
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
合并胰腺假性囊肿,肠穿孔,大出血
急性腹膜炎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时
膀胱测压>25mmHg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胰腺假性囊肿
75%见于急性胰腺炎,少数是胰腺损伤
急性胰腺炎(重症)2-4周出现
本质:纤维组织包裹的胰液,没有囊壁上皮。
预后:<5cm,6周内自行吸收
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损伤+上腹部包块(主要表现)
处理(看时间)
<6周,观察随访
囊肿形成>6周,手术治疗
内引流
囊肿空肠吻合术
待囊肿成熟后(6周以上)可做内引流术。
外引流
囊肿切口引流术
不能行囊肿切除,会导致胰漏
胰腺脓肿
急性胰腺炎发病期间或病后两到三周+腹痛+持续发热
治疗
胃肠道篓
腹腔出血
全身并发症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胰腺癌
病理:胰头癌,组织学类型--导管细胞腺癌
上腹痛(首发症状)
黄疸
最主要,中晚期
皮肤瘙痒
诊断
上腹痛+黄疸+右上腹光滑易推动的无痛性肿块(是胆囊),与呼吸有关,深吸气时易触及。
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重,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与呼吸有关,称为库瓦西耶征阳性。
黄疸(梗阻性黄疸)
肿瘤标志物
CA19-9
内镜超声:对分期最敏感
CT:首选
术前评估可切除性
胰头有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强化后有不均匀增强。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
化疗
五氟尿嘧啶,吉西他滨
放疗
中度敏感
VS 胆石症
胆石症一般表现为阵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黄疸为波动性,并非进行性加重。
壶腹部周围癌
分类
壶腹癌
胆总管下段癌
十二指肠腺癌
黄疸出现比胰腺癌早
手术早,5年生存率比胰腺癌高
黄疸出现早,波动性黄疸
容易发现,预后比胰腺癌好
胰头癌
黄疸晚,进行性加重
胆囊肿大
肝门部胆管癌
黄疸更早,进行性加重
胆囊正常,或者减小
行Whipple术
5年生存率40%-60%
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
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
2个90%
90%是单发
90%是良性
低血糖症
Whipple三联症
空腹/运动后出现低血糖
症状发作时血糖<2.2mmol/L
进食/静推葡萄糖症状迅速缓解
早期手术切除
胃泌素瘤
卓艾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胃、十二指肠球部及不典型部位发生多发性溃疡。此种溃疡具有难治性特点,药物治疗疗效差,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
来源于G细胞肿瘤
次常见
80%散发
60-70%恶性
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腹泻(5%)
由于胃酸过多引起
非典型部位也可有溃疡
实验室检查
BAO,MAO都升高
VS球后溃疡
晚上痛
背后放射痛
内科治疗:PPI
外科: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