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创作思维导图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主体
艺术家——创作
献身的精神
人道主义情怀--终极关怀
感受、情感、想象能力
创造能力、创作个性、创新意识
艺术技能和创作技巧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对艺术家产生影响
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来源和基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文化品格、审美趣味和社会生活相关
艺术家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阶级,艺术创作受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生活实践,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例证
唐代画家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清代画家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机械的,而是融入了自己的观察,思考,审美取向的
在创作时艺术家要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表明立场,影响社会进步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原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当听说拿破仑取消共和制做皇帝后,更名为此名,表明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支持
艺术家的修养
思想修养
艺术修养
知识、文化底蕴
真性情
独立人格
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体验活动
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
艺术体验的分类
从意识角度,可分为无意识体验和有意识体验
无意识体验--自发体验
在无意识中形成的体验,也是在长期生活中积淀下来的经验和心理,例如,童年时期的回忆,无意积累的生活经验
有意识体验--自觉体验
艺术家为创作而有意识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是创作的基础和准备,例如,“深扎”舞蹈创作,达芬奇绘画前的解剖
艺术体验的意义
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
是触发艺术灵感的有机契机--即时性 音乐编舞 尼金斯基《春之祭》
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深层动机之一--长期性
艺术体验的深度和广度会影响艺术家创作的成就--《轮机兵舞》
二度创作的艺术家也离不开艺术体验活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
艺术构思活动
概念
复杂的精神活动,在艺术发现、体验的基础上,在创作欲望和激情的推动下,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组合、最终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艺术构思最终生成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的生成标志着艺术构思活动的结束
艺术构思的主要任务
形成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概念
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融汇主观的思想、情感等,在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
审美意象特点
想象性
情感性
虚拟性
典型性
艺术构思的主要特点
与想象、情感等审美心理因素有关
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
中国诗论中“象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要以有限的形象唤起无限的幻想
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质就是想象
情感
艺术的重要特征,艺术打动人,在于其中蕴含创作者的情感与寄托
艺术构思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
曹雪芹《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胡适评价《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艺术构思具有创造性特点
艺术构思是否具有创造性,关系作品成败
艺术表达活动
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语言和物质材料,通过一定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方法,将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
技巧
艺术技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创意
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
艺术家要系统研究艺术语言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艺术风格
艺术家在创造总体上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风格包含个人、流派、时代、民族、地域等
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艺术作品达到较高水平的标志
特点
独创性
稳定性
多样性
形成原因
来自艺术家的性格、气质、心理特点、审美理想等
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生命体验、人生阅历
离不开审美需求多样化
社会风格的多样性
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地域风格
民族风格
由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是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
中国戏曲艺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时代风格
是指特定时代的艺术风格,是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艺术风格
商周以巨为美
汉代以俗为美
当代以人民为导向
地域风格
不同地域中自然环境、劳动方式、民俗民情、历史文化心态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地域风格
艺术流派
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一批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
分类方式
流派产生地区命名
艺术倾向、风格、创作方法命名
艺术大师名字命名
自觉与不自觉
艺术家自觉组织,公开发表艺术主张、宣言、出版刊物、有着自己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从而形成的艺术流派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继承现实主义传统、把纪实美学推向高峰
达达主义、未来主义、新月派
不自觉形成流派,虽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明确的艺术主张,但同处相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思想倾向、审美观念、作品风格相似或相近
艺术思潮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发生的广泛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19 20 欧美地区兴起的文艺思潮
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野兽派绘画
萌芽始于19中 象征主义,标志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波德莱尔《恶之花》
正式形成在20初
衰落于20 50年代
后现代主义
出现于20后 西方
作为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文化思潮,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最早出现在建筑学和哲学领域,影响艺术种类多,具有跨学科和跨媒体的特点
平面性、娱乐性、大众性、游戏性
方式 手法
荒诞、反讽、调侃、嘲弄、游戏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哲学基础
现代主义
康德的批判理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存在主义、非理性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人的主体性
自我中心突出,弘扬个性、表现自我
突出自我怀疑、强调主体丧失、反对一切中心---坎宁汉、崔士·布朗
作品深度
晦涩难懂,富有哲理性
追求无深度的平面感、感官刺激、文化游戏
方法论
建构、结构主义
解构、解构主义
表现手段
象征、隐喻、暗示、意识流、无意识
反讽、拼贴、荒诞、调侃、亵渎、嘲弄化摹仿(戏仿)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三者关系
艺术风格-个体
艺术流派-群体--包含门类艺术风格
艺术思潮--包含多个艺术流派,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