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肺源性心脏病
概括了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编辑于2024-06-12 14:11:59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②
检查、诊断、治疗
检查
X线
肺动脉高压征象
宽儿(2)高三(3),逼要零钱很耀武(比107横15)
a.右下肺动脉干增宽
其横径≥15mm
右下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比≥1.07
动态观察下右下肺动脉干增宽>2mm
b.肺动脉段突出明显
高度≥3mm
c.心脏向左扩大,心尖圆隆上翘
圆锥部显著突出
高度≥7mm
“残根“征
中心肺动脉扩张和外周分支纤细
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 右心室内径>20mm 右心室前壁厚度≥5mm或前壁搏动幅度增强 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 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右室流出道/左房内径>1.4 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 (a波低平或<2mm,或有收缩中期关闭征等)
心电图
诊断标准
7主要
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
右心室增大
1.V₁R/S≥1 2.Rv₁+SV₅>1.05mV 3.重度顺钟向转位(V₅R/S≤1)
aVR,R/S或R/Q≥1
V₁-V3呈QS.Qr或qr(酷似心肌梗死,应注意鉴别)
可有肺型P波(出现可确诊)
右心房肥大出现
P-QRS电压降低,Ⅱ.Ⅲ.aVF导联 的P波电压≤0.25mV
2次要
右束支传导阻滞
肢体导联低电压
诊断慢阻肺
3S综合征
定义
指在肢导联Ⅰ.Ⅱ.Ⅲ均出现终末SS
产生机制
由于QRS终末向量指向右上,位于额面-90~150°之间,投影在Ⅰ,Ⅱ.Ⅲ导联轴的负侧,故产生向下为主的S波
见于
其他
血气分析
PaO₂<60mmHg或伴有PaO₂>50mmHg
呼吸衰竭
血液检查
RBC,Hb↑升高,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可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常延长
与长期缺氧代偿有关
脑钠肽升高
心功能受损时出现
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人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痰细菌学检查
明确病原体,有利于抗菌药的选择
诊断
诊断小结
病史
病人有慢阻肺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或其他胸肺疾病病史
症状
存在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体征(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
如颈静脉怒张.P2>A2.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 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等
超声心电图
肺动脉增宽和右心室增大.肥厚的征象
同时排除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心脏病
其他辅助检查
心电图.X线胸片有提示肺心病的征象
鉴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难辨
慢性肺心病与冠心病均多见于老年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常有两病共存
不同
冠心病多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则更有助于鉴别
有左心衰竭的发作史
常并发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
体格检査.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査呈左心室肥厚为主的征象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
慢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的三尖瓣疾病,应 与慢性肺心病的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相鉴别
前者往往有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病史,其他瓣膜如二尖瓣.主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全心增大
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
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代偿期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延缓基础支气管、肺疾病的进展
增强免疫能力,预防感染,避免恶化
加强康复锻炼和营养
长期氧疗
是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关键(解除缺氧的损伤)
失代偿期
原则
先治肺,后治心
优先控制感染,改善肺功能,防治并发症
症状缓解后才考虑强心,利尿,扩血管
措施
1)控制感染(最重要)
根据 严重程度
程度相对较轻,既往未分离到假单胞菌的病人
首先使用抗革兰氏阴性菌但不抗假单胞菌的头孢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可合用喹喏酮或氨基糖甙类药物
程度较重,既往分离道假单胞菌, 每年住院超过3次的病人
首先使用抗假单胞菌的头孢四代或被β-内酰胺酶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可合用喹喏酮或氨基糖甙类药物
病情危重,如合并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或动脉血气PaCO₂>70mmHg.PH<7.3.PaO₂<50mmHg
按降阶梯原则治疗
根据 感染环境
社区获得性感染以G+菌占多数 医院感染以G-菌为主
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
2)通畅呼吸道,改善肺功能
氧疗
原则
缺氧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给予吸较高氧浓度(35%一45%),纠正缺O₂
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
低浓度(<35%)持续给氧
方式
鼻导管或鼻塞吸氧
吸入氧浓度(F1O₂)计算
F1O₂=21+4×吸入氧流量(L/min)
3)防治并发症
4)控制心力衰竭
①利尿剂
机制
排水排钠,血容量↓
易出现低钠低氯,血液浓缩等问题→不常使用
原则
选取温和的利尿剂,联合保钾利尿药(氢氯噻嗪+螺内酯)短期.间歇.交替.小剂量使用
②强心剂
原则
剂量宜小,一般约为常规剂量的1/2或2/3量
慢性肺心病患者对洋地黄耐受性差,剂量小→疗效差 高剂量易中毒→心律失常
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
洋地黄类(毒毛花苷K注射液或毛花苷丙)
机制
减慢心率,减慢传导与自律性
心率减慢无法判断疗效→心率影响因素多
加强收缩
指征
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治疗后右心功能无改善者
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病人
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颤(心室率>100次/分),房早,非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
禁忌
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 单纯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 急性心肌梗死、 病窦综合征及 Ⅱ 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 预激综合症合并旁道前传的房扑和房颤
③血管扩张剂
机制
扩大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
副作用
同时扩张静脉,静脉血瘀滞,回心血量↓
只用于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
体循环血压↓
反射性心率加快
肺泡血流量↓
换气功能↓
5)加强护理工作
①血清白蛋白<30/L
②总淋巴细胞计数<1.2×109/L
③血清转铁蛋白<1.5g/L
④负氮平衡3g/d
①
病理、临床表现
概述
肺动脉高压
定义(诊断标准)
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25mmHg
分度
正常:15-25mmHg(一般为血压的1/6) 轻度:26-35 中度:36-45 重度:>45
分类
肺源性心脏病
定义
支气管-肺,肺血管及胸廓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
可视为COPD+肺动脉高压征象
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至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注
大部分为慢性,急性肺心病一般仅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病理
病因
支气管-肺疾病
慢支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最常见),支扩、硅肺、 支哮、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均具有纤维化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严重胸廓、脊椎畸形,类风湿关节炎等粘连病 以及神经肌肉疾病
胸廓活动受限
吸气性呼吸困难
肺部受压造成肺血管扭曲,肺萎陷等
肺动脉高压
呼气性呼吸困难
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
并发肺气肿或肺纤维化
肺血管疾病
小血管栓塞→慢性肺心病 主干栓塞→急性肺心病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如虫卵、肿瘤细胞栓子)和肺小动脉炎
肺血管阻力↑
其他引起低氧血症疾病
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发病
缺氧
肺血管功能改变 血管痉挛收缩 (主要)(功能性因素)
见于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机制
直接作用
组织因素
缺氧→平滑肌细胞对Ca²⁺通透性↑,胞内Ca²⁺↑ →肌肉兴奋-收缩耦连效应↑
肺血管平滑肌收缩
肺泡PCO₂上升
局部肺血管收缩和支气管舒张
间接作用
体液因素
肺部炎症可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 (白三烯,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Ⅱ,血小板活化因子)
神经因素
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
加强作用
体内高H⁺(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
使血管对缺氧敏感性增强,加强上述作用
肺细小动脉痉挛, 导致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结构改变 血管坏死重构 (解剖因素)
血管狭窄
支气管-肺疾病
支气管纤维化
支气管增厚,引起小气道狭窄阻塞
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使呼气阻力增加
肺组织纤维化
使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减少,小血管纤维化,闭塞
毛细血管压力↑
肺泡交换气体和弥散功能↓
加剧缺氧
周围组织损伤
肺气肿压迫周围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肺泡壁破裂造成毛细血管网损毁
肺间质纤维化
慢性缺氧
肺内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如多肽生长因子),可直接刺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膜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肺小动脉壁纤维化,内膜增厚
血栓形成
多发性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肺动脉高压
血液粘稠度增加 和血容量增多
缺氧
为了保证血液输送氧气的量, 肾脏生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
血流阻力↑,残留肺血管内血↑→肺血管压↑
醛固酮↑→水钠潴留
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水钠潴留
血容量↑
肺血管内血↑→肺血管压↑
病理变化
肺部病变
原本基础病表现(支炎,支扩,支哮)
肺小动脉变化
肺气肿→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肺心病→肺动脉
小血管痉挛与构型重建
1.无肌型细动脉肌化 2.肌型肺小动脉中膜增厚 3.内膜下出现纵行平滑肌束
没肌肉的长肌肉,有肌肉的肌肉加强,没细胞的出现肌细胞
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纤维增生
炎症破坏内皮,促进腔内血栓形成和机化,肺泡血栓形成和机化
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受压而数量减少
右心室病变 (主要)
肉眼
肺心病诊断(病理形态标准)
肺动脉瓣下2㎝处,右心室壁肌肉厚度>5㎜
代偿(向心性肥大)
心室壁肥厚,心室腔扩张,扩大的右心室占据心尖部,心尖发生顺钟向转位外观钝圆
心脏重量增加,右心室前壁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右心室内乳头肌和肉柱显著增粗,室上嵴增厚
失代偿(离心性肥大)
心室壁变薄,萎缩
镜下
右心室壁心肌细胞肥大,核增大、深染也可见
缺氧引起的心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等
临床表现
肺部
肺功能代偿 (具体见COPD)
慢支表现
三联征
每年持续发作三月以上,且有两年以上病程
咳嗽
晨起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寒冷季节,气温骤变时常发生
咳痰
以清晨排痰较多,痰液一般为 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
痰液为黄色脓状→急性发作(细菌感染)
有严重而反复咯血→肿瘤
后期,转变为慢性萎缩性气管炎
长期炎症导致支气管黏膜和腺体萎缩, 分泌物减少而痰量减少或无痰
喘息
伴肺气肿时,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气急
轻者活动后气喘,重者动辄气喘
伴支气管哮喘,有哮鸣音
逐渐发展为呼气性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发绀等缺氧表现
肺气肿表现
视诊
桶状胸
长期处于过度吸气状态使肋骨上抬,肋间隙增宽, 胸廓前后径加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
部分呼吸变浅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
颈静脉充盈
肺气肿使胸腔内压升高,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血量↑
触诊
语颤减弱
叩诊
过清音(肺含气量高),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下移(肺增大),肝浊音界下移(横膈下降)
似右心功能不全,此时静脉压无明显升高,肝脏无淤血,且无压痛
听诊
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肺底闻及干湿啰音
呼吸衰竭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
症状
低氧血症
除胸闷.心悸.发绀外,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等肺性脑病的症状
二氧化碳潴留
头痛,多汗,失眠,睡眠颠倒(夜间不眠,日间嗜睡),重症患者出现幻觉.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和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甚至发生死亡
呼吸困难
呼气费力伴呼气延长,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快,呈点头呼吸或提肩呼吸。二氧化碳潴留时呼吸浅慢,潮式呼吸,间停呼吸,抽泣样呼吸
体征
发绀明显,球结膜充血,视网膜血管扩张和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的体征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皮肤潮红,多汗(高碳酸血症→周围血管扩张)
心脏
右心功能代偿
症状
活动后心悸
体征
右心室肥大表现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
第二心音通常分裂
一般A2后紧跟P2,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关闭延迟,P2延迟
心前区/剑突下抬举样搏动,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Ortner综合征(心脏-声带综合征)
肺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代偿、失代偿均存在
颈静脉怒张
代偿:肺气肿→胸腔负压↓→抽吸↓→腔静脉回流↓
失代偿:肺气肿+右心功能不全
剑突下/三尖瓣收缩期杂音
代偿:右心室肥厚→乳头肌功能障碍→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此时三尖瓣功能出现关闭不全
失代偿期:右心室扩大→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此时三尖瓣结构上出现关闭不全
肝界下移
代偿:肺气肿→胸腔负压↓→抽吸↓→腔静脉回流↓
失代偿:肺气肿+右心功能不全
右心功能失代偿 (右心衰竭)
肝颈动脉回流征阳性
最具特征性征象
压迫肿大肝,压迫颈静脉,使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
三尖瓣舒张期杂音
右心收缩期大量反流,导致三尖瓣相对狭窄
肝肿大有压痛,下肢水肿.重者有腹水
并发症
肺性脑病
首要死因,最严重并发症
定义
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
表现
缺氧
急性缺氧
出现精神错乱.狂燥.昏迷.抽搐
慢性缺氧
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
二氧化碳潴留
先兴奋后抑制
兴奋包括失眠.躁动.夜间失眠 白天嗜睡(切忌使用催眠药)
肺性脑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抽搐.昏睡.昏迷。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病因
呼吸衰竭
CO₂潴留,血液碳酸浓度增加
呼吸性酸中毒
过度使用利尿剂 (电解质入不敷出)
代谢性碱中毒
K排出↑
低钾血症
氢泵代偿性加强(K出胞,H入胞)
H排出↑,HCO₃⁻重吸收↑,氯离子排出↑
低氯血症
治疗
呼吸性酸中毒
以通畅气道.纠正缺氧和解除二氧化碳潴留为主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通常需要补碱治疗,尤其当pH<7.2时,先补充5%碳酸氢钠100ml,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酌情处理
常合并低钠.低钾.低氯等电解质紊乱,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
低钾.低氯引起的代谢性碱中毒多是医源性的,应注意预防
心律失常
表现
房早、室上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急性严重心肌缺氧,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可致突然死亡
治疗
一般的心律失常经过控制感染,纠正缺氧.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后,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
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休克(最严重)
病因
中毒性休克
由于严重呼吸道-肺感染.细菌毒素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引起
失血性休克
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
缺氧.高碳酸血症及循环淤滞(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使上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发生弥漫性渗血
高碳酸血症时,胃壁细胞碳酸酐酶的活性增加,使氢离子释出增多,产生应激性溃疡而出血
心源性休克
由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肌缺氧性损伤所致的心排血量锐减引起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缺氧→EPO↑→红细胞↑
治疗
低剂量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可用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