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化》第9版:11、DNA损伤与修复
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第9版:11、DNA损伤与修复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编辑于2024-06-20 22:32:21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第9版:18、癌基因与基因学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个关于17、维生素的思维导图,包含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等,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第9版:16、血、肝生化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第9版:18、癌基因与基因学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个关于17、维生素的思维导图,包含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等,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这是一个关于《生化》第9版:16、血、肝生化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有助于学习者快速定位到关键信息,减少在海量资料中搜索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作为复习的参考资料,帮助学习者在考试前快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DNA损伤
1、损伤因素
(1)DNA复制错误
碱基错配
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的异构互变、4种dNTP之间的浓度不平衡,均可导致碱基错配
少量错配逃脱校对功能而保留
缺失插入
DNA复制错误可表现为片段的缺失或插入,导致移码突变
(2)DNA自身的不稳定性
特点
在DNA自发性损伤中,DNA结构不稳定是最频繁发挥作用的因素
举例
①DNA受热变性时,可发生碱基丢失或脱落,以脱嘌呤最常见
②含有氨基的碱基可自发发生脱氨基反应,转变为另一种碱基,如C转变为U,A转变为I
(3)代谢产生的活性氧
定义
机体代谢产生的活性氧,可直接作用修饰碱基
如修饰鸟嘌呤,产生8-羟基脱氧鸟嘌呤
(4)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最常见物理因素,可直接作用于DNA分子,破坏其分子结构,如断裂DNA分子的化学键等,使DNA断裂
紫外线
紫外线可导致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的2个胸腺嘧啶碱基(T)发生共价结合,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TT)。
二聚体的形成可使DNA产生弯曲和扭结,影响DNA的双螺旋结构,导致复制与转录受阻
光复活酶可恢复正常状态
(5)化学因素——导致DNA损伤
自由基
羟自由基(·OH)、氢自由基(·H)、活性氧自由基可与DNA分子发生反应,导致碱基、核糖、磷酸基损伤
碱基类似物
在DNA复制时,因结构类似,碱基类似物可取代DNA正常碱基掺入DNA链中,引发碱基对的置换,如5-溴尿嘧啶(类似物是胸腺嘧啶)
碱基修饰剂或烷化剂
可对DNA链碱基的某些基团进行修饰,改变被修饰碱基配对,进而改变DNA结构,如亚硝酸可脱去碱基的氨基
嵌入性染料
溴化乙锭、吖啶橙等染料可直接插入DNA碱基对中,在DNA复制时,导致框移突变或插入
理化因素损伤总结
(6)生物因素
主要因素
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真菌、黄曲霉素
发病机制
它们产生的毒素及代谢产物,如黄曲霉素等有诱变作用
2、DNA损伤的类型
DNA损伤的靶点
DNA分子中的碱基、核糖、磷酸二酯键
DNA损伤的分型
碱基脱落、碱基结构改变、嘧啶二聚体形成、DNA单链或双链断裂、DNA交联等
(1)DNA损伤的类型
①碱基损伤与糖基破坏
碱基脱氨
亚硝酸可导致碱基脱氨
碱基环破裂
羟自由基可导致碱基环破裂
碱基氧化修饰
具有氧化活性的物质可造成DNA中嘌呤或嘧啶碱基氧化修饰,形成8-羟基脱氧鸟苷或6-甲基尿嘧啶
②碱基之间发生错配
自发性发生
正常DNA复制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碱基错配
化学因素所致
碱基类似物的掺入、碱基修饰剂的作用可导致碱基错配
③DNA链发生断裂
电离辐射所致
DNA断裂是电离辐射导致DNA损伤的主要形式
化学毒剂所致
某些化学毒剂也可导致DNA断裂
④DNA链的共价交联
DNA链内交联
DNA分子中同一条链中的两个碱基以共价键结合
如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的嘧啶二聚体
DNA链间交联
是指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以共价键结合
DNA-蛋白质交联
是指DNA分子与蛋白质以共价键结合
(2)DNA损伤可导致DNA模板的变化
从化学本质看,突变的DNA分子改变可分为:错配、缺失、插入和重排等几种类型
点突变可分
转换(嘌呤与嘧啶;嘧啶与嘧啶)
颠换(嘌呤与嘧啶之间替换)
血红蛋白模板链上CTC转变成CAC,导致HB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镰刀状RBC极易破碎
(3)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碱基突变的影响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碱基置换并不一定发生氨基酸编码的改变
分类
错义突变
是指碱基置换,造成了氨基酸编码改变
无义突变★
是指碱基置换,变为了终止密码子(UGA、UAG、UAA)
同义突变
是指碱基置换,并不改变氨基酸编码
二、DNA损伤修复
1、常见途径
2、DNA损伤修复方式
(1)DNA损伤的直接修复
①嘧啶二聚体的直接修复—光复活修复
别称
也称光复活修复、光复活作用
机制
光复活酶能够直接识别、结合于DNA链上的嘧啶二聚体部位,可将其解聚为原来的单体核苷酸形式
注意
光复活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但哺乳动物细胞缺乏
②烷基化碱基的直接修复
机制
烷基转移酶可以将烷基(如甲基)从核苷酸直接转移到自身肽链上,修复DNA的同时自身发生不可逆的失活
举例
人类6O-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能将6O位的甲基转移到酶自身的半胱氨酸残基上,使甲基化的鸟嘌呤恢复正常结构
③单链断裂的直接修复
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催化DNA双螺旋结构中一条链上缺口处的5'-磷酸基团与相邻片段的3'-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直接参与DNA单链断裂修复
举例
电离辐射所造成DNA单链上的切口修复
(2)DNA损伤的切除修复
(3)DNA损伤的重组修复
若DNA分子双链断裂,没有互补链提供修复断裂的遗传信息时,则需进行重组修复。
重组修复是指依靠重组酶系,将另一段未受损伤的DNA转移到损伤部位提供正确的模板,进行修复的过程
分类
同源重组修复
指参加重组的两段dsDNA在相当长的范围内序列相同(2200bp),这样就能保证重组后生成的新区序列正确。在同源重组修复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RecA蛋白
非同源末端连接的重组修复
指两段DNA链的末端不需要同源性就能相互替代连接,故修复的DNA序列中可存在一定的差异。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是DNA依赖的蛋白激酶
(4)DNA的跨越损伤修复
对广泛DNA损伤进行紧急、粗糙、高错误率的修复方式是SOS修复
定义
当DNA发生双链大范围损伤,损伤部位失去了模板作用,系统无法进行有效修复时,细胞可以诱导应急途径,通过跨过损伤部位先进行复制,再设法修复
分类
重组跨越损伤修复
当DNA链的损伤较大,致使损伤链不能作为模板复制时,细胞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将DNA模板进 行重组交换,使复制能够继续下去
合成跨越损伤修复
DNA双链发生大片段、高频率的损伤时,大肠杆菌可以紧急启动应急修复系统进行修复(SOS修复)
2、DNA损伤及其修复的意义
(1)DNA损伤具有双重效应
生物进化
就独立个体而言,DNA损伤通常是有害的
从久远的生物史来看,进化是遗传物质不断突变的结果,是进化的分子基础
个体差异
DNA突变可能只改变基因型,而不影响表型,并表现出个体差异。基因的多态性已广泛用于亲子鉴定、个体识别
遗传疾病
DNA突变还是某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病基础
(2)损伤修复障碍与疾病
①与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
存在错配修复、转录偶联修复缺陷,造成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进而引起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突变,引发细胞恶变,常有MLH1、MSH2基因突变
乳腺癌、卵巢癌
70%家族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存在BRCA1基因突变
②与遗传性疾病
着色性干皮病
皮肤对紫外线敏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核酸内切酶缺乏引发的切除修复功能缺陷,易发生皮肤癌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人的细胞对射线及拟辐射的化学因子(如博莱霉素)较敏感,具有极高的染色体自发畸变率,由于对辐射所致的DNA损伤存在修复缺陷,因此肿瘤发生率相当高
毛发低硫营养不良症
DNA损伤核苷酸切除修复的缺陷
③与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
DNA修复功能先天性缺陷的病人,其免疫系统也常有缺陷,主要是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
肿瘤
随着年龄增长,细胞中的DNA修复功能逐渐降低,如果同时发生免疫监视功能障碍,便不能及时清除癌变的突变细胞,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④与衰老
研究发现:
寿命长的动物,其DNA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强
寿命短的动物,其DNA损伤的修复能力较弱
衰老
人的DNA修复能力也很强,但到一定年龄后会逐渐减退突变细胞数与染色体畸变率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