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战略篇
中国梦、新时代、新矛盾、新使命、新思想、新发展理念、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中等收入陷阱、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修昔底德陷阱、百年大变局。
编辑于2021-08-06 18:58:08发展战略
一、中国梦
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具体目标
两个100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新起点
三个起来
发展起来
1、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
2、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3、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强起来
生产力
要素、投资驱动-创新驱动
生产关系
先富-共同富裕
社会发展水平
重点突破非均衡-全面均衡
外交上
韬光养晦-积极主动
发展理念
以物为本-以人民为中心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发展理念到奋斗目标、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推进整体转型升级
领起来
跟跑、并跑、领跑
三、新时代
提出时间
十九大报告
主要依据(6个方面)
1、要从新起点、新阶段来认识
2、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上来认识
3、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来认识
4、要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来认识
5、要从党的新的历史使命上来认识
6、要从党的建设新要求上来认识
即新起点新阶段 / 指导思想 / 社会主要矛盾 / 新征程 / 历史使命(四个伟大)/ 党建
丰富内涵(5个是)
一是新时代的时代主题
举旗帜、走路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二是。。。。战略安排
完成历史任务、进行战略安排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三是。。。。价值追求
发展思想、发展目的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四是。。。。历史使命
精神状态、宏伟目标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五是。。。。世界担当
国际地位、作出贡献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重大意义
1、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2、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3、焕发社会主义强大生机活力
4、贡献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新矛盾
一、十八大“三个没有变”到十九大“一变两不变”
三个没有变
一变两不变
一变
社会矛盾
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质检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质检的矛盾
两不变
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地位
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
人均GDP排名第90位
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
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
不平衡不充分
不平衡
区域发展
供需结构
群体发展
不充分
创新能力不够强
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的)
三、理解“四个维度”
社会生产
从落后状态>>>不平衡不充分的转变
社会消费
量的满足>>>质的提高
社会分配
更加注重效率>>>更加注重公平
社会发展
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全面发展
四、如何紧扣新矛盾抓发展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开放新格局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五、新使命
定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战略安排
三个节点
2020年----建成小康(建党100年)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2050年----完全实现现代化强国(建国100年)
意义
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
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
”两步走“的内涵
时间表、路线图
第一阶段:解决温饱(改革开放1978年-1990年)
第二阶段:达到小康(1990-2000)
第三阶段:建成小康(2000-2020)
第四阶段:基本建成现代化(2020-2035)
第五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2050)
目标提前15年
发展成就巨大、超出预期
潜力巨大,向好态势不变
基本实现现代化
原:本世纪中叶(2050)---现:2035年
百年奋斗目标完整表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加上“美丽”
与“五位一体”布局相适应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涵
改为“强国”
提升了内在要求
不再提GDP翻倍目标
高速度---高质量
质量
效率
动力
三个变革
“四个伟大”的巨大作用
伟大斗争----鲜明特色
只有。。。才能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推动伟大事业蓬勃发展。
只有。。。才能有效应对国内国际挑战,化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导和自然局的风险,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梦想
子主题
子主题
伟大工程----决定作用
党的建设
四大考验(有效应对)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大危险(克服)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
四力
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伟大事业----根本成就
伟大梦想----历史使命
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六、新思想
核心要义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涵
八个明确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4、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动力、发展方式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强军目标——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战略步骤
7、中国特色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条件
8、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提出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的建设的重要地位)
政治保证
主要特点
时代课题最新
理论体系最新
核心要义——八个明确
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
理论境界最新
重要意义(了解即可)
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济
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七、新发展理念
提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成型——十九大把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新发展理念”
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第一动力)协调(内生特点)绿色(普遍形态)开放(必由之路)共享(根本目的)
目的: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如何解决
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五者逻辑关系
总: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是指挥棒、红绿灯,五者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从内容看,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逻辑看,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交相辉映
从操作看,五者要统一贯彻、落实、推进,不可顾此失彼、相互代替
八、五位一体
形成过程
邓小平
十二届六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江泽民
十三届四中全会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胡锦涛
十六届六中全会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十八大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相互关系和具体内涵
相互关系: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具体内涵
1、在经济建设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在政治建设方面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在文化建设方面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在社会建设方面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九、四个全面
形成过程
十八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法治道理、法治体系、法治国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全面从严治党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谋小康之基,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
逻辑关系
总分总的逻辑机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举措、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组织保障)
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统一于“四个伟大”
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
十、中等收入陷阱
内涵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又称“拉美陷阱”。
2019年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中国等收入群体——2010年1亿,2019年4亿多,十四五爬坡过坎将向6亿人口攀升,2035年达到8亿人口。中等收入,人均收入10万人民币,三口之家30万以上-100万。
转型烦恼
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进入速度下行期
。。。。。。动力转换器
经济结构进入磨合期
产生原因
1、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
2、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3、对发展公平性重视不够
4、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偏差
5、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我国优势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二是独特的社会制度优势
三是厚实的发展基础
四是悠久的传统文化
十一、一带一路
核心要义
内涵: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提出时间:***2013年9月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
抓住三个方面
宗旨和理念
坚持编编主要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框架思路
处理好我国与沿线各国关系
发挥好政府作用
打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主要任务
切实推进统筹协调
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
聚焦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聚焦新模式、新平台
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
重大意义
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
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时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放实践
总体方向
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关键支撑——深化“五通”
政策沟通——夯实政治基础
设施联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贸易畅通——释放互利合作活力
资金融通——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民心相通——深化形式多样人文合作
努力方向——全面开放新格局
美国堵海上,中国就走路上,空间上拓展,跟美国玩太极。
十二、人类命运同同体
内涵——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核心思想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质
共同挑战
共同利益
共同责任
团结世界各国
内涵
利益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涵盖
本国发展
他国关切
重大意义(了解即可)
1、为全球治理提供智慧
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②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机制
③切实关注全球治理主要议题领域
2、为国际政治文明进步带来机遇
①赋予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新的价值理念
②统筹考虑国家治理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
③倡导互联互通的区域合作
3、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①以和平方式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
②提供新的发展道路选择
十三、修昔底德陷阱
一、来历
来历——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内涵——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历史经验——常态与非常态:竞争霸权是世界政治的“常态”,而合作是“非常态”;战争是常态,而和平是非常态。
对中国来说,规避中美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1、中国要避免和美国的战争,无论是热战还是冷战(被围堵)
2、中国不走“投降”路线,实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和平崛起
中国规避“修昔底德陷阱”有两个重要条件
1、充分理解美国
2、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和平崛起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概要
结论:修昔底德陷阱并不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而是由大国之间主观上相互战略误判引起的。
缠斗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脱钩不可能。
二、从强国兴衰规律看我国面临的外部挑战
1、新兴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一个关键性阶段,遭受打压是绕不开的“坎”。
你方唱罢我登场
成功典型——英国、美国
英国: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
美国:罗斯福开展以反垄断为主的社会进步主义运动,赢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美誉,为美国问鼎世界铺平道路。
反面教材——法、德、日、苏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贸然对俄战争,兵败滑铁卢
苏联走上军事称霸对抗的错误道路,侵略阿富汗,自掘坟墓,撤并两年后宣告解体。
2、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过这道“坎”
第一,要更加充满信心
第二,要更加增强忧患意识
第三,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十四、百年大变局
一、内涵
提出:2017年12月28日
内涵
百年:百年时间起点应该是1949年建国到2049年建国100年这个周期的世界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大变局:发生重要的、巨大的、深刻的变化,不是小规模、局部的改变。
关键字——变
变什么
怎么变
变到哪里去
分层次、分视角研究
从范畴方面说,可分为全球之变与中国之变
从内涵方面说,可分为权势之变与秩序之变
从领域方面说,可分为政治之变、经济之变与社会之变
二、背景
4波全球化
第一阶段:全球化1.0,航海时代,属于15、16世纪的葡萄牙和西班牙
第二阶段:全球化2.0,殖民时代,属于17、18世纪的荷兰和英国鼎盛时期
第三阶段:全球化3.0,霸权时代,属于19、20世纪的美国鼎盛时期
第四阶段:全球化4.0,多极时代,21世纪,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美关系从合作走向对抗
三、实质
核心要素
1、世界格局重心之变——东西南北格局变化
2、全球治理规则之变——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
3、主要大国关系之变——主线是中美权力转移
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的崛起
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三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角色身份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之变是中国之变)
第二个转变——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
第三个转变——走向世界中心的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
四、十四五时期中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大行其道
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
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依然突出
全球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大变局的趋势和方向并未因疫情冲击而改变
国际体系变革在困难挑战中持续深化
多边主义仍是国际关系主流
趁拜登上台与欧洲签订合作协议,与东欧十国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