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毒
这是一篇关于消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定义。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查,治疗与预防,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学。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艾滋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治疗与预防,实验室检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学。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这是一篇关于SARS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治疗与预防,实验室检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病原学。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毒
定义
1. 消毒
是指用各种理化因子或某种生物杀灭或清除传染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2. 灭菌
是指用理化因子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
3. 消毒剂
一般是指用于消毒无生命体的理化因子,可杀灭或减少各种细菌繁殖体的数量,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
4. 灭菌剂
是指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理化因子,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
5. 防腐和防腐剂
防腐是指杀灭或抑制活组织上的微生物。使他们在死亡或一定条件下不能繁殖而不腐败,达到这一目的的化学制剂称为防腐剂
6. D值
是指某一理化因子杀死微生物群中90%微生物个体所需要的接触时间
物理消毒
1. 热力消毒灭菌
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
2. 干热消毒灭菌
废弃物、一次性物品常用焚烧;金属、玻璃用品和油纱布则用干烤;
160℃,持续120分钟可达到灭菌
方法:红外线、微波等
生物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抗力标准(160℃)
3. 湿热消毒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以较高压力提高蒸汽的温度和穿透力,达到杀死微生物的一种灭菌方法。
优点:灭菌效果可靠、快速、不留残毒
方法
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
温度计上所示温度与推算温度相差大表示有管道阻塞或不通畅
装载量不超过80%
预真空灭菌器
抽出柜室和物品内的冷空气,提高灭菌效果的可靠性
灭菌温度提高到134℃,灭菌时间缩短至4分钟
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抗力标准:121℃
4. 紫外线消毒
波长253.7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
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极低,只有直接照射到的部位才能发挥杀菌作用
5. 电离辐射灭菌
主要用于医疗用品,如注射器、储血袋、外科手术包、敷料、培养皿等
化学消毒
分类
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又称为灭菌剂,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结核,如碘伏类、醇类、酚类等
低效消毒剂
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如氯己定(洗必泰)、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类别
1. 醛类
甲醛
有强烈刺激性,穿透力弱,被消毒物品最好悬挂
戊二醛
消毒不耐热医疗器械
2. 含氯消毒剂
可杀灭所有微生物
3. 杂环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主要用于热敏橡胶、合成材料制造的物品、仪器、电子元件、光学仪器等
消毒浓度:450mg/L,灭菌浓度:800mg/L 温度:55-60℃,湿度:33%-80%
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乙酸
强弱顺序为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分支杆菌--细菌芽孢
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对多种金属有强腐蚀作用、漂白织物
对玻璃、塑料、橡胶等没有损害作用,可存放于塑料容器中
过氧化氢
对皮肤、黏膜有腐蚀性,吸入过量可使人中毒
长时间接触可腐蚀金属、漂白织物
臭氧
有强烈的氧化作用
饮用水消毒,作业过程中注意防爆和防中毒
5. 碘伏类
刺激小、毒性低,用于皮肤、物品的消毒
0.3%用于手消毒;0.5%用于外科擦洗;1%用于手术部位消毒;
6. 醇类
快速、基本无毒、无腐蚀性并有去污作用
不宜用于血、粪便、污染物品的消毒
常用于非挥发性消毒剂的溶剂,如氯己定和碘
7. 季铵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对铝制品有腐蚀作用
不得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合用,且不宜用于粪、尿、痰的消毒
8. 氯己定
阳离子双缩胍,低效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