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过错侵权
基于请求权基础对侵权责任编的一般侵权规定进行重新整理,结合流行学说,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包好用的。能对整个侵权法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参照leenen教授法律行为论的最新发展,从实际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制作的研习框架,非常精巧。双层六阶段理论,和传统理论相比,具有压倒性的优越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一般侵权1165检索程式
责任成立
构成要件该当性
绝对权被侵
绝对权--公示性,法定性
人格权
具体人格权
物质性人格权--涉及人身体,生命(身体)健康人身自由权
精神性人格权--姓名名称名誉隐私肖像权
一般人格权
兜底的框架性权利
人格尊严权
亲属权
监护权
物权
知识产权
社员权
股权
造成了损害
加害行为
必须是受意志支配的行为
因果关系
条件因果关系
剔除说,若无则有
相当因果关系
以科学经验为依据,涉及普通人对损害后果的一般程度的可预见性;加害人只对自己行为通常可能导致的损害负责
因果关系抗辩
受害人故意1174
与有过失的特定化
受害人实施损害自己的行为
独占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对损害无因果关系
否则参考与有过失
有过错能力,故意(直接)
第三人原因1175
第三人构成侵权行为
该行为独占责任成立因果关系,行为人无过错
特殊情形的反抗辩
不得免责(被选择先予承担的情形)
1204,1223,1250,1252
需承担公平性质责任
1192,1198,1201
不法性
违法阻却事由
正当防卫
针对不法侵害人
正遭到不法侵害
在必要限度内防卫
紧急避险
存在不可归因于加害人的急迫危险
不得已损害他人
在必要的限度内
法律效果
对于攻击型紧急避险
自然原因引起的,避险人给予受害人补偿
第三人引起的,受害人向第三人请求损害赔偿
自助行为1177
保护的是可强制执行的请求权
来不及公力救济
程度适当
立即请求有关机关处理
自愿救助
无救助义务
被救助人情况危急
绝对的免责事由,即使重大过失
自甘冒险1176
与有过失的特定范围
参加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
范围之外的“自甘冒险”行为,参考与有过失
受害人自愿
加害人无故意或重大过失
被害人不为犯规行为冒险,故不得援引(反抗辩)
受害人同意
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指向特定损害后果,明示或默示
加害人尽到充分告知说明义务
具备同意能力
对特定权利处分的识别能力,个案判断
同意是真实自愿的
不违法和公序良俗
其他
法律规定
行使权利
职务行为
免责条款
可归责性
过错能力
不法识别能力,过错的前提
对于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承认过错能力,一律无过错
对暂时失控的成年人,没有过错能力,不负侵权责任,除非对失控状态有过错
过错
故意
过失
应注意,能注意却未能注意的心理状态
一般过失——违反一般注意义务
重大过失——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违背了必要注意义务
不可抗力抗辩
构成要件
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
加害人对损害的发生不能预见,避免,克服
加害人行为对损害发生扩大没有原因力,没有过错(唯一原因)
其他免责情形(1178转介)
其他法律规定
如929 无偿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不对一般过失造成的加害给付负责
意定免责条款
反抗辩
法律行为效力瑕疵事由
506 免责条款无效
497 格式条款无效
责任范围
损害
财产损害赔偿
直接损害/积极损害
间接损害/消极损害
消极损害必须有相当确定性,明确予以赔偿的有5种
精神损害赔偿
责任范围因果关系
假设的因果关系
对所受损害无影响;对所失利益起到限缩作用(法政策考量)
责任范围抗辩
损益相抵
被害人获得财产利益
增加的财产/减少的支出
所获利益和损害事实间有因果关系
损害事件必须一般性带来利益,不考虑与损害事件偶然联系的利益
对是否符合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保护目的,进行价值判断
子主题
具体情形举例(因为确立损害采取净损害的做法,适用余地极少)
适用:财产保险
不适用:责任保险,人身损害保险赔偿金等
与有责任1173
受害人实施一定在自己意志支配下的作为或不作为
该作为或不作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结合的因果关系——共同造成损害发生 1172
修补的因果关系——受害人过错行为导致损害进一步扩大
违反了对自己的不真正义务
应当仔细权衡加害人与受害人的利益,注意对受害人行为自由的影响
具有过错能力,过错
第三人行为与被告共同构成损害原因——1172按份责任多数人侵权
民事利益保护
人格利益
死者人格利益
死者近亲属
故意或悖诉侵害
遗体,遗骨人格利益
特定物品人格利益
自然人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
不可恢复灭失
故意或重大过失
财产利益
债权
侵害债权构成要件
存在合法有效债权
第三人故意侵害债权
不法侵害债权归属
不法妨害债权履行
商业秘密
不得以不当方式侵害
占有
并非权利,只是事实状态,侵权法保护的只是本权
纯粹经济损失
其产生与绝对权无关联
先看有无特别法保护
合同法,参见合同/类合同损害赔偿制度
《证券法》虚假陈述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专业人员和机构过错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注册会计师法》,《律师法》,《公证》
兜底
故意违背善良风俗侵权
在已经形成的特殊紧密的社会接触中,过失造成损害并能被预见的”过错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