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影像学:肝脏疾病诊断
包含基本病变表现、脂肪肝、肝硬化、肝脓肿,肝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通常依赖于多种检查方法,包括B超、CT、MRI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肝脏的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度等基本病变表现,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
这是一个关于医学-外科学总论重点常考章节,思维导图详细知识梳理。从手术基本操作、麻醉原理到伤口处理、术后护理,作品集以直观的结构和清晰的解释,覆盖了外科学总论中的核心名词。
这是一篇关于新生儿黄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分类。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是指 37 周≤胎龄<42 周,2 500g≤出生体重≤4 000g,无畸形或疾 病的活产婴儿。早产儿(preterm infant)又称未成熟儿(premature infant)。
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脏病引起的 GFR 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汇总了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等详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肝脏疾病诊断
基本病变表现
肝大小和形态异常
肝脏增大:弥漫性肝病、占位性病变——肝脏饱满,前后径、横径及上下径超过正常范围
肝萎缩:全肝体积缩小,变形,肝外缘与腹壁距离增宽,肝裂、胆囊窝增宽
肝脏变形:一肝叶增大而另一肝叶萎缩,各肝叶大小比例失常
肝边缘与轮廓异常
肝硬化:肝轮廓凹凸不平,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
肝内占位性病变:凸出肝表面,局限性隆起
肝弥漫性病变
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血色病
CT——全肝密度弥漫性增高或减低,或高低相间混杂密度,境界清楚或模糊
超声——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密集小点状分布的异常回声
MRI——肝硬化时,弥漫分布的T1中高信号、T2低信号结节; 重度脂肪浸润,T1和T2均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信号降低; 肝脏血色病,T1和T2均为弥漫性低信号
肝局灶性病变
肝肿瘤、肿瘤样病变、脓肿、寄生虫病、囊肿
肝血管异常
位置及走行异常
管腔异常:狭窄、阻塞或充盈缺损
增粗、扭曲:肝硬化导致门静脉主干及左右主支增粗
病理血管:恶性肿瘤内大小不一、走行紊乱、扭曲的新生血管
静脉早显:肝动静脉瘘
脂肪肝
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5%
超声
弥漫性: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密集增强,“明亮肝”;远场回声明显衰减;肝内血管结构清晰度明显降低,纹理不清
局灶性:肝一叶或数叶不规则分布相对稍高回声;肝岛——未被脂肪浸润的肝实质,为低回声
CT
弥漫性:全肝密度普遍性降低,比脾低,“血管湮没征”“血管反转征”; 增强,肝实质强化程度减低,强化的肝内血管更加清晰
局灶性:一个或数个肝叶或肝段密度降低; 肝岛,片状相对高密度,多见于胆囊旁和叶裂附近
MRI
弥漫性:轻中度无异常表现;严重者,T2稍高信号,T1变化不明显
局灶性:反向位,一叶或多叶、多段肝实质信号明显减低
肝硬化
病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酗酒
早期: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中晚期: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再生结节,使肝变形、变硬,肝叶萎缩,可继发门静脉高压,最后可导致肝癌
临床表现:食欲缺乏、腹胀、黄疸、腹腔积液、呕血、肝性脑病
直接征象:肝脏萎缩,表面凹凸不平,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肝静脉变细、僵直、迂曲
间接征象:脾大、腹腔积液、门静脉主干和主支增粗
直接征象:全肝萎缩、变形,或部分肝叶萎缩,部分肝叶代偿性增大,各肝叶比例大小失常; 肝轮廓凹凸不平; 肝门、肝裂增宽; 肝密度不均; 增强,动脉期肝硬化结节轻度强化,门静脉期与其余肝实质强化一致
间接征象:脾大,腹腔积液,胃底与食管静脉曲张; 增强,CTA,显示增粗、扭曲的侧支循环静脉; 可合并胆囊结石、胆囊周围积液
直接征象:肝脏大小、形态改变与CT相同; 同时存在脂肪变性、炎性反应、肝纤维化,使肝实质信号不均,增强T1形成线状、网状高信号影; 肝硬化结节呈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
间接征象:与CT相似;MRA显示门静脉高压形成的扩张、迂曲侧支循环静脉
肝脓肿
肝组织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细菌性或阿米巴性
感染途径
经胆管感染
经血行感染
邻近组织感染直接蔓延
临床表现
肝大、肝区疼痛、全身性炎症反应
直接征象:单发或多发无回声区; 脓肿壁高回声,壁厚薄不均,内缘不平整,外缘清或不清; 腔内气体,狭长带状强回声
间接征象:胸腔积液、肝内管道受压移位、扩张
直接征象:脓腔——肝实质内低密度区,其内可有分隔,小气泡或气液平面; 脓肿壁——环绕脓腔周围,密度低于肝而高于脓腔; 增强,脓肿壁环形明显强化,分隔也明显强化,脓腔无强化
间接征象:急性期脓肿壁外周环状低密度水肿带,水肿带延迟强化,与无强化脓腔、强化的脓肿壁构成“环征”; 动脉期可见病变所属肝段出现一过性强化(炎症刺激导致肝动脉扩张使肝实质局部血供增多所致); 易出现右侧胸腔积液
直接征象:脓腔,T1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明显高信号,DWI显著高信号; 脓肿壁T1高于脓腔,低于肝实质,T2低于脓腔而略高于肝实质; 增强,脓肿壁强化与CT相同
间接征象:与CT所见相似